2025-11-24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了系统部署。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我们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向深入,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注入强劲动力,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制度型开放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比,我国在部分领域仍存在一定差距,制约了对外开放的能级,亟须加以破解。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完善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2025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时强调,“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近年来,海南自贸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封关运作准备、制度创新、产业升级等多项工作稳步推进。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办法,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让海南自贸港的新动能、新优势、新活力持续涌现。图为2025年5月29日拍摄的三亚国际免税城。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摄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促进外贸发展提质增效。我国经济腾飞离不开外贸带动作用,未来外贸仍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正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进一步提升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必然要求。要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推动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贸易和双向投资、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市场多元化和内外贸一体化,优化升级货物贸易,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提升贸易促进平台功能,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当前,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对我国期待普遍提升。面对各种逆经济规律和经济全球化大势而动的行径,要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致力于同各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深化多双边和区域合作,推进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推动构建和维护公平公正、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秩序。
统筹发展和安全,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当前,世界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剧,各类风险交织叠加,对外开放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确保安全发展。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粮食、能源资源、关键技术和零部件进口来源更加多元,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完善出口管制和安全审查机制,构建海外安全保障体系,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