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展播 | “村级健康互助组”播撒健康种子,助力乡村振兴

2025-09-08


女性志愿者成为家庭健康的”领航员”,藏族留守阿妈的高血压再也没有犯过;村医蜕变为“健康守门人”,用“针灸+火罐”疗法治好了老人多年的胃疾……

从宁夏六盘山褶皱深处到福建清流悠悠山溪涧旁,从提升慢性病管理到守护乡村健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华润健康乡村公益项目携手首都医科大学教授顾湲团队打造的“村级健康互助组”模式,用五年时光,书写了一份关于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乡村振兴,健康先行。然而,在我国广袤的乡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村民健康意识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慢性病高发,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在此背景下,中国妇基会华润健康乡村公益项目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多方协同建立“村级健康互助组织”,为村民们带来“防筛诊治康”的整体、连贯卫生服务,以健康乡村护航乡村振兴。

实施路径

五大举措:构建健康乡村治理新生态

一、调研先行,实地考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规划目标。

为保障项目的精准度,项目团队深入乡村社区,调研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环境、经济、人文等),通过数据驱动,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实施计划,确保帮扶贴合村民实际需求。

二、创新模式,五级卫生健康管理网络,激活乡村健康治理末梢。

项目在多方协同下,创新建立五级卫生健康管理网络(国内知名专家-县域医生-乡村医生-村民健康志愿者-村民),有效提升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村级健康互助组”由乡镇卫生院医生牵头,村医组织5-25人的慢性病患者成立健康小组,女性健康志愿者担任组长,每月聚在一起,开展2-3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患者小组活动。内容包括健康监测、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村民“玩”出健康。

目前已在4个试点县组建了46个健康互助小组,开展小组活动300余场,效果良好,村民纷纷表示:“以前看病靠运气,现在健康靠自己”。

三、专家协同,云端+实地义诊带教,推进优质诊疗资源下沉。

“一个好的老师非常重要,特别是医疗领域”,项目以试点村为单位下沉专家资源,采用讲授、讨论、角色演练、健康游戏等方式现场开展教学互动型患者活动,并通过培训效果与后续需求,陆续开展线上深化培训与案例示范带教,“许多东西,专家一点就通,比自己琢磨半天好多了!”。

专家为村民讲解健康知识

四、村医赋能,系统化、进阶式培养“乡村健康守门人”。

村医是基层健康守门人,项目采用“前期远程培训+中期集中培训+后期跟踪指导+学员评优+卫生室援建”的进阶式基层医生培训模式,通过“手把手”线下义诊带教、组建微信群线上实时指导等,使村医做到“小病善治、大病善识、急病善转、慢病善管”。

五、长效机制,物质+精神激励双轨并行,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

为激发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项目对积极参与互助组并做到规范治疗的患者奖励润心健康包、家用健康监测用品和健康锻炼小工具等小奖品,鼓励其积极参与健康互助活动。还为志愿者提供由浅入深、形式多样的系统培训,以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

  项目成效

三个提升:绘就健康乡村幸福底色

一、村民健康素养提升,帮助其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项目实施后村民健康素养提升明显。宁夏海原关桥村,试点开展5个月后,慢性病患者规律服药率、血压、血糖控制率均翻倍提升,健康意识有效改善。

“健康互助组”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帮助村民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促进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源头上保护村民健康。同时“少生病”也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降低了医保资金的支出压力,为农村家庭的经济稳定和生活质量提升作出重要贡献。

二、基层诊疗能力提升,打通健康乡村“最后一公里”。

项目的村医培训,让更多乡村百姓能在“家门口”看病,既帮助患者解决疾病困扰,又增强了基层医生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受助村医田彦荣表示,诊疗水平提高明显,通过了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项目培训的中医诊疗技术广受好评,村卫生室诊疗量增加了一倍。

三、乡村健康互助氛围提升,切实将“健康权”转化为“幸福感”。

身体健康心情自然就好,项目通过改善村民身体健康,提高其心情愉悦程度,减少不必要的家庭纠纷,并且互助活动,增进村民之间的联系和认同,营造了健康的村社文化,增强了农村社区居民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甘肃舟曲县杰迪村健康互助组志愿者赵风霞和村医杨海条学习健康知识

经验与启示

四条路径:打造新时代定州模式

20世纪30年代,协和医学院陈志潜教授在河北定县开创的“三级卫生网”模式,首次构建起“县-乡-村”联动的公共卫生体系。近百年后,华润健康乡村公益项目在定州等地推行的“村级健康互助组”,正是对定县模式“群众参与、预防为主”核心理念的创造性传承,这场跨越百年的健康接力,正以中国智慧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健康答卷。

河北定州村民正在开展村级健康互助组活动

一、筑牢健康之基,激活乡村振兴健康新动能。

互助组提高了村民健康意识,减少了各类疾病发生,降低了因病返贫风险,提高了整体健康水平及劳动参与率,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二、夯实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项目发挥专家及体系优势,培养村医,切实提升了诊疗水平,帮助其获得患者的信赖和拥护,夯实其胜任“健康守门人”的群众基础,规范化治疗及健康管理,也可更好守护村民健康。

三、激活内生动力,群防群治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通过“好玩、好懂、好记、好用”的健康教育活动,引导更多村民加入互助组织,共同推行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尽早、尽快、科学地解决健康问题,实现健康乡村建设目标。

开展健康互助活动,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四、营造村社氛围,以妇女为重点‌‌打造健康共同体。

健康互助组充分发挥女性志愿者亲和力优势,提升受助者自尊心、自信心和相关技能,增强了村民间互动交往,提升了村民的组织能力和乡村社区归属感,形成健康互助的生活氛围,打造新时代村级健康共同体。

华润健康乡村公益项目以"村级健康互助组"为支点,撬动基层健康治理的深层变革——在这里,健康权不再是抽象的名词,而是藏族阿妈血压计上跳动的数字,是留守妇女手中传递的润心健康包,是村卫生室里开展健康互助活动的欢声笑语。五载耕耘,46个互助组如星火燎原,不仅点燃了乡村家庭的健康意识,更探索出一条“组织振兴引领健康振兴”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善治之路,当健康的种子孕育出健康之花,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必将增添最温暖的幸福底色……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