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举行2025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28

10月27日,民政部举行2025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国际合作司)副主任李婉丽主持发布会,并通报第三季度民政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民政部老龄工作司副司长张晓峰、中国老龄协会宣传部主任庞涛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李婉丽介绍,2025年第三季度,民政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李婉丽介绍,在民生兜底保障方面,民政部指导各地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政策有效落实,持续加强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组织全国69个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地区开展总结评估。截至9月底,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828元、616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14094元、10696元;今年1—9月,全国共实施临时救助372万人次,发放临时补贴1564万人次。


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民政部联合中央社会工作部印发《关于加强社会组织理事会建设的意见》。持续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出台《国际性社会组织章程示范文本(试行)》,这也是首个涉及国际性社会组织的规范性文件。继续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公布八起非法社会组织典型案例,始终保持对非法社会组织打击整治高压态势。


在社会事务管理方面,民政部提请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工作的意见》。部署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印发《


在老龄工作方面。民政部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推动“银龄行动”走深走实。组织各地开展全国“敬老月”活动。协调组织各地、各部门持续办好为老实事。研究制定促进新时代基层老年协会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民政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指导意见》。召开老年人社会参与和权益保障工作推进会。持续实施“法律服务助老护老”行动。


在养老服务发展方面,民政部联合财政部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会同商务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养老消费季活动。推动“养老服务师”新职业正式发布。组织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工作。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在儿童福利保障方面,召开全国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推进会,指导各地持续推进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联合财政部持续推进“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2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亿元。持续加强儿童福利工作队伍建设。


在慈善事业促进方面,民政部组织开展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印发《“善行边疆”活动方案》。持续推进第十三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


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九项工作


李婉丽谈道,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为未来五年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引。民政部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四季度各项工作,推动如期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一是抓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紧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认真研究贯彻落实全会有关决策部署的具体措施,高质量编好民政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为“十五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二是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研究制定关于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政策措施。指导有关省份做好取暖救助工作。指导各地做好元旦春节前夕走访慰问等工作,及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  


三是继续推进修订《基金会管理条例》。推进出台《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推进制订国际科技组织登记管理服务制度。认真组织开展第五次“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评比表彰活动。


四是加强行政区划代码规范管理。推进《地名管理条例》配套制度制修订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


五是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工作的意见》,召开全国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工作推进视频会;修订出台《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2025年版)。开展第三批全国婚俗改革试点单位的遴选确认工作。部署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六是指导各地持续实施“银龄行动”,落实《关于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新时代基层老年协会健康发展的意见》。召开2025年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创新大会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会议,表彰一批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联合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老龄协会积极筹办第五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


七是持续推动各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继续推进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试点工作。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推进养老服务师职业资格制度建设。


八是指导各地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完善配套制度措施。修订《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制定《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管理办法》。强化儿童福利服务机构安全管理。


九是举办第十三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举办首期“善行边疆”活动。研究部署慈善组织2025年年报报送等工作。


2025年全国“敬老月”

重点开展六项活动


据张晓峰介绍,全国老龄委从2010年起,每年在“重阳节”当月围绕不同主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敬老月”活动,目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策部署,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营造尊老敬老良好社会氛围,让广大老年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他表示,16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活动,惠及亿万老年人,“敬老月”已经成为老龄工作的重要品牌。今年7月,全国老龄委印发了2025年全国“敬老月”活动通知,主题是“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重点开展六方面活动。


一是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活动。推动各地集中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进机关、进党校、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为老服务机构,不断扩大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覆盖面。开展孝亲敬老文艺作品展览展示、展演展播,组织开展“敬老月”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掀起宣传热潮。


二是开展走访慰问和关爱帮扶老年人活动。依托“探访关爱”等基本养老服务项目,重点为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人送温暖、解难事、办实事。深化青年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行动”和巾帼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开展“情暖老兵”公益活动、“朝夕相伴”数字助老活动、广电惠民服务提升“金秋行动”等。


三是开展老年用品和服务项目宣传推广活动。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目前正在开展试点工作。开展养老机构开放日、免费试住等活动。鼓励各地增开银发旅游专列,举办孝亲敬老购物节等。结合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支持举办各类养老服务领域博览会、展销会,推出老年健康、旅居康养、康复辅具等高质量老年用品和服务项目。


四是开展老年人健康促进活动。深入开展口腔健康、营养改善、心理关爱、痴呆防治和听力健康等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普及老年健康知识,深入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开展中医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健康管理等服务。


五是开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活动。发挥各地老年大学、老年人体育协会作用,开展广场舞、健步走、歌咏、阅读、书画、摄影等文体活动。举办“九九重阳”全民科学健身银龄活力运动会。鼓励各地在“重阳节”免费向老年人开放体育场馆、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六是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治护航活动。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助老护老”行动。持续开展打击治理涉老诈骗工作,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普法宣传,提升老年人依法维权和识骗防骗能力。持续整治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等涉老侵权乱象。加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


记者了解到,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是今年“敬老月”活动的重点内容。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加强制度性建设,民政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坚持政治引领、服务大局、分类指导、系统推进,全面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推动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同时明确了2029年和2035年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阶段性目标。


此外,发布会介绍,近日,民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文明办、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协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基层老年协会健康发展的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是增强基层老龄工作力量,发挥老年人作用,服务老年人和基层治理,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庞涛表示,从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客观实际出发,中国老龄协会在经费、设施、人员、制度“四个要素”方面提出了明确、可行、具体的措施,鼓励各地区根据实际,合理统筹资源,多元支持建设,提升工作水平,“鼓励基层老年协会通过多种方式争取经费支持,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捐赠等方式参与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来源:公益时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