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0
9月5日是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中国慈善联合会联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字节跳动公益,携手腾讯公益、微公益等共同举办“新媒体慈善文化传播交流会” 。来自政府部门、网络平台、慈善组织、学术界、媒体的相关代表以及内容创作者近200人参会。
启动仪式现场
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二级巡视员王希春在致辞中提到,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慈善文化的滋养和引领,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加强慈善文化传播是慈善领域的重要课题。他指出,慈善文化的传播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服务民生的价值取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真实生动讲好慈善故事,让向上向善成为社会风尚。希望互联网平台、慈善组织、内容创作者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规范传播行为,健全信息审核机制,坚决抵制借慈善之名博眼球、博流量等不良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弘扬慈善正能量,守护慈善公信力。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公益传播专委会会长、新华网监事会主席谭玉平表示,中视协将通过与各大互联网平台的紧密合作,建立“平台资源支撑+达人深度参与+MCN专业赋能+公益组织内容赋能”的模型,努力推动公益内容从流量热点向价值沉淀转型,从单一传播向生态共建迈进。
字节跳动公益平台负责人罗海岳在分享中提到,当前公益行业正面临信任、传播渠道与形式三大困境,而短视频与算法正在重塑公益连接方式。字节跳动公益已助力儿童医疗、乡村教育、扶危济困等多个领域取得实效,公益正从小众行为逐步变为大众习惯。
中慈联为《中国新媒体慈善文化传播案例研究报告(2025)》”入围案例代表颁发证书
会上,“慈善文化传播优质内容支持计划”正式发布,在2025年9月至11月期间,抖音、视频号、微博等多平台将联合推出梯度化的创作激励机制,扶持公益内容创作及传播;对于优质公益内容,抖音、视频号、微博等多平台将提供额外的公益支持及荣誉激励,放大公益成果;并重点支持公安、法律等领域的创作者,围绕公益理念倡导、慈善法普及、反诈防骗等社会关切内容进行创作,进一步增强公众反诈意识,共同营造清朗健康、正能量充沛的慈善生态。
来自北京大学、腾讯公益、微博公益、广东省麦田教育基金会、北京外国语大学、无忧传媒的嘉宾们进行探讨
随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师曾志发布了《中国新媒体慈善文化传播案例研究报告(2025)》。在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创作助力公益慈善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慈联携手中华慈善总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发布慈善文化“五进”倡议
为积极响应民政部等7部门联合部署的《关于开展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通知》要求,活动现场,中国慈善联合会联合部分慈善组织发布了慈善文化“五进”倡议,号召大家充分认识“五进”活动在弘扬传统美德、凝聚社会爱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慈善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慈善参与感、获得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新媒体慈善文化传播自律倡议书》发布
会议还发布了《新媒体慈善文化传播自律倡议书》,号召新媒体创作者,以优质内容滋养人心,以合规运营赢得未来,共同谱写新媒体慈善文化传播健康、向上、向善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