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致全体新媒体创作者:
当前,互联网内容生态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信息失真、价值失范、流量至上、权益侵害等乱象,严重侵蚀行业公信力与社会文化土壤。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民政部《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中央网信办《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等法规政策要求,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次活动特向全网新媒体创作者发出以下郑重倡议:
一、坚守伦理准则,做正向价值的传播者
内容创作不仅是信息生产,更是价值塑造与精神引领。我们呼吁全体新媒体创作者将社会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坚持正确导向,筑牢价值根基: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坚决抵制低俗、媚俗、庸俗内容,拒绝历史虚无主义、极端观点与煽动性言论。以优质内容滋养人心、凝聚共识,助力清朗网络空间建设。
(二)确保内容真实,捍卫信息净土:将真实性视为创作生命线。建立严谨的内容核实机制,对来源不明、存疑信息务必多方求证,杜绝传播虚假新闻、不实传闻与恶意谣言。对引用数据、研究成果等标明来源;对AI生成、深度合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保障用户知情权。
(三)弘扬慈善文化,传递向善力量:重点围绕慈善法普及、慈善反诈防骗、公益理念倡导等社会关切内容进行创作,积极发掘和宣传社会正能量与公益慈善事迹,激发公众互助热情。参与公益传播时,确保项目真实性,尊重受助者尊严与隐私,杜绝让受助人展现出非真实的生活状态、情绪思想等,杜绝利用慈善进行炒作营销或“悲情营销”。鼓励创作具有人文关怀、激发社会向善动力的优质作品。
二、强化合规管理,做行业秩序的守护者
依法合规是行业发展的底线要求。我们呼吁全体新媒体创作者将合规意识贯穿创作、发布、运营全过程:
(一)严守法律法规,恪守行为边界:深入学习并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广告法、慈善法等法律法规及平台规则。机构与媒体创作者应建立健全内部内容审核、法律风控与版权管理机制;个体创作者需持续提升法律素养,明确行为边界;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活动的,应当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募捐方案经民政部门备案、批准后,方可在民政部门指定的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进行,并按要求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二)抵制流量乱象,回归内容本位:坚决反对并抵制“刷量控评”、恶意炒作、标题党、制造对立、煽动群体攻击等唯流量论行为,将创作重心回归内容质量本身。平台算法应更多向优质、原创、深度内容倾斜,共同构建健康的内容评价体系。
(三)保护隐私权益,筑牢安全防线:严格遵守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收集、使用用户信息必须获得明确授权,遵循最小必要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用户数据安全,防范信息泄露。尊重创作者与用户的肖像权、名誉权、著作权等合法权益,未经许可不得盗用、篡改、恶意传播他人作品,坚决抵制网络暴力与侵权行为。
我们特别呼吁:
个体创作者:坚守初心,提升媒介素养与专业能力,做负责任的“意见表达者”与“价值传递者”。珍视个人声誉,抵制短期利益诱惑。
机构创作者(MCN等):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覆盖签约创作者全流程的培训、审核、监督与追责机制。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引导旗下创作者健康、可持续发展,持续助力慈善文化传播。
媒体创作者: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发挥权威性与公信力优势,在信息核实、价值引领、舆论监督方面做行业表率。抵制有偿新闻、新闻敲诈等行为。
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是行业繁荣的基石,也是每一位创作者长远发展的保障。让我们以对时代、对社会、对用户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践行上述倡议,以优质内容滋养人心,以合规运营赢得未来,共同谱写新媒体慈善文化传播健康、向上、向善的新篇章!
中国慈善联合会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字节跳动公益
腾讯公益
微公益
2025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