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4
今年9月5日,新修改的慈善法正式实施,民政部同日公布了新修订的《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并和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公布《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修改后的慈善法和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将进一步规范慈善行为,保障捐赠人合法权益,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为帮助社会组织了解、掌握《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和《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中国慈善联合会定于9月25日举办专题沙龙,邀请中国慈善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社会法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德健专题解读两个规范性文件。
主题:《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和《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解读
时间:2024年9月25日14:30—16:30
方式:腾讯会议
主要内容:
1. 2016年慈善法制定时在筹款领域的制度构造
2. 2023年慈善法修改后在筹款领域的制度变动
3. 《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解读
4.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解读
李德健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社会法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项目简介
为进一步推动慈善行业发展,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培养更多的公益慈善专业人才,中国慈善联合会与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合力打造“积善思源”系列沙龙课程。课程将结合慈善行业相关政策法规、主要业务和创新做法、社会热点事件等,邀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企业和会员等进行讲授与分享,探索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升全国社会组织能力建设。
中国慈善联合会是2013年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成立十年来,在民政部的领导下,中慈联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联合慈善力量、沟通社会各方、促进行业自律、推动行业发展”的宗旨,团结依靠包括会员在内的慈善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开展乡村振兴,为慈善法制建设建言献策、开展行业自律、维护合法权益、弘扬慈善文化、培养慈善人才、促进行业发展等,取得了一定成绩。2018年、2023年被评为4A级,2019年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2021年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2021年、2023年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党支部连续五年被评为“好”。中慈联目前共有会员633个,其中社会组织412个、企业99个、个人会员122个,在我国公益慈善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是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民建中央发起并负责日常管理,于2007年3月在民政部注册成立的全国公募基金会。长期以来,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秉承“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理念,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业和媒体的参与下,始终紧紧围绕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社区服务、应急救援六大领域开展公益事业,截至2023年末,累计筹集善款和物资超45亿元,累计帮扶困难群众超过3000万人次。先后荣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党中央、国务院联合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后7次荣获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透明指数连续12年并列全国第一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