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组织 > 正文
日喀则地震|“心连心年货节”,让笑容重新绽放
2025年1月7日,定日县发生地震,给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025年,恰逢日喀则藏历新年同汉族传统农历新年为同一天(1月29日)。1月25日,腾讯基金会联合爱德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心连心年货节”活动。通过发放“心连心年货券”和联合县域爱心超市送年货下乡的形式,为定日县四个乡镇的受灾群众提供新年所需物品和必要生活物资,让每一份关怀直达群众手中,也让受灾群众在寒冬中感受到温暖,在新年中重拾希望。
“心连心年货节” 为定日县长所乡、措果乡、曲洛乡和尼辖乡四个重灾乡镇每户家庭发放价值500元的“心连心年货券”,覆盖约3000户受灾群众,总投入达150万元。这些数字爱心券已于2025年1月25日发放。截至2025年2月4日,已有2100多户群众领取了“心连心年货券”,他们陆续前往县域合作商家,购买了食品、藏历新年用品和锅碗瓢盆等生活必需品。
不同于传统公益物资支持模式,数字技术让项目更加精准,年货券则赋予受灾群众更多选择权,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自由购买所需物品,让每一份年货更加贴心、实用。本地商家等在地力量也得以积极参与进来,共同为震后的生活恢复贡献力量,这也是属地发展的基石。
此外,值得强调的是,本次年货节还采取了移动超市送货下乡的方式,联合本地商超走村串户,将群众最需要的物品送到家门口,便于采购,减少群众的时间、交通等成本。尤为重要的是,当琳琅满目的商品下乡,人们的笑脸,孩子的奔跑打闹,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让安置点如同乡村市集一般热闹起来,温暖和治愈着在场的所有人。
其实,“爱心商品券”的形式在过去的京津冀水灾、甘肃积石山地震、南方水灾等救援响应中已被多次采用,这样的数字化公益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支撑灾后群众生活的丰富性,且是可被复制的,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特色的高效创新救灾模式。
为了让受灾群众能够方便、快捷地使用年货券,新春期间,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腾讯基金会联合爱德基金会精心策划了“送年货下乡”的活动。活动联动县域爱心商超,通过“移动爱心超市”的形式,将群众需要的符合藏历新年传统的特色年货、生活必需品等,直接送到乡村群众家门口。
2月5日,“心连心年货节”送货下乡活动联动县城四家商超来到长所乡通来村安置点,电器、食品、日用品一应俱全,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通来村及周边村庄的100多户群众。2月6日,送货下乡活动继续来到措果乡美朵村,更是吸引了近200户群众前来挑选。
因为联动了多家超市,群众们有了更多选择空间,有的挑选高压锅、酥油打茶机等家电,有的挑选水果等食品,有的挑选抽纸等生活用品。而最开心的,莫过于安置点的小朋友们了——因为商超也带来了他们最喜爱的文具和玩具。
活动现场,村民们甚至开始了“讨价还价”:“别家电锅卖280元,为啥你家的要300元?”超市工作人员耐心回复:“品牌和质量不一样的。”
“有啥不一样嘛,功能都差不多,便宜一点嘛……” 最终,村民以250元的价格买到了心仪的电锅。
见此情景,活动现场的工作人员由衷感到欣慰:“这就是我们联动多个商超举办年货节的意义,村民们不仅有了自主选择权,还有了议价空间。”
负责协调活动开展的驻村干部也兴奋且激动。“地震以来,村子里忙着处理震后各种事宜,很少这么轻松且热闹了。”年货节活动前,他还有些担忧。但看到群众们脸上个个洋溢着笑脸,每户群众都买到了心仪的物品,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最急需、最想要的东西,真的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