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联合会动态 > 慈善之声 > 2022 > 正文

慈善之声(2022年5月 总第43期)

2022-07-06

【热点聚焦】

习近平:中华文明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习近平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新华社)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强调

秉承宋庆龄先生“永远和党在一起”的信念 为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汪洋出席纪念大会并讲话

5月31日,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基金会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基金会作出贡献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4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继承发扬宋庆龄先生的崇高精神,在增进国际友好、拓展海峡两岸暨港澳交流、发展青少年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希望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秉承宋庆龄先生“永远和党在一起”的信念,践行“和平·统一·未来”宗旨,把握时代主题,发挥特色优势,深化对外民间友好合作,致力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为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31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并讲话。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肯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年来取得的成绩,对基金会在新时代担负的使命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基金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新时代基金会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守政治底色、体现时代特色、彰显公益本色,推动新时代基金会事业迈上新台阶。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必须把宋庆龄先生“永远和党在一起”的坚定信念作为立会之本,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作为工作的根本立足点,汇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圆共享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更好成为拓展民间外交的重要平台、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桥梁、发展青少年事业的重要力量、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团体。要不断加强基金会自身建设,坚持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坚持开门办会,提高理事会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抓好理事、志愿者、机关干部三支队伍建设,努力把工作越做越好。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在会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李斌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出席大会。

会上,有关方面代表致贺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致贺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负责同志,孙中山宋庆龄有关纪念机构代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名誉理事等参加会议。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于1982年,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40年来,基金会践行“和平·统一·未来”宗旨,为促进中外民间友好、推动海峡两岸暨港澳交流、发展青少年事业等积极贡献力量。(新华社)

习近平向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致贺信

5月19日,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以视频方式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乏力,发展鸿沟加剧,气候变化、数字治理等挑战严峻。金砖国家要不忘成立初心,牢记合作使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推动国际社会同心合力、迎难而上,携手开辟更加光明美好的发展前景。中国愿同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稳步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落地落实,共同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习近平强调,希望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履行责任担当,深化沟通交流,为实现全球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新华社)

营造健康、包容的慈善发展环境

5月16日,《中国社会报》刊发特邀评论员文章《营造健康、包容的慈善发展环境》。文章指出,近几年来,伴随慈善事业的发展,社会各界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慈善。绝大多数网民都对慈善行为给予了热情鼓励和肯定,对施善者不吝点赞,但也出现了一些逼捐甚至道德绑架等现象。

文章强调,鼓励发展慈善事业要尊重捐赠者的意愿,遵循慈善的内在规律,努力营造健康包容的社会环境。这是慈善事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

文章指出,我们要尊重慈善行为的自愿性。自愿性是慈善的基本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明确规定,慈善活动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公益活动。无论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慈善行为都具有自愿性。捐赠者对个人的财富拥有完全支配权,这种支配权不应当受外部力量的胁迫。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对慈善行为的任何外部力量的强迫都有悖于慈善的本性。尊重行善者的意愿不逼捐、不搞道德绑架是公众对慈善应有的态度,也是慈善健康成长环境的重要内容。其次,不应简单以捐赠数量论英雄。慈善不分大小多少都是爱心的载体。无数爱心才能汇聚成慈善的磅礴力量。捐赠多者固然要肯定,但捐赠少者同样要给予肯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因善小而轻慢,更不能挖苦嘲讽,这是我们对慈善健康理性的态度。第三不能以平均主义的眼光看待社会财富。我国有平均主义的思想基础,网络时代又把这种认识和情绪带到了网上甚至放大,容易形成逼捐的网络软暴力。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要引导社会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健康财富观。既要引导先富者增强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又要引导公众尊重私有财产,尊重财富所有者的财产处置权利。第四,努力营造健康包容的社会环境促进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开展慈善活动。这种鼓励支持既需要政府的政策激励和大力褒扬,也需要社会公众的鼓励和包容。逼捐可能会使一些人迫于面子压力作出一时的慈善表达,但也会给行善者留下心理阴影,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产生竭泽而渔的效果,不利于慈善可持续发展。我们赞颂行善者,在为所有施善者捧出鲜花献出掌声的同时,不能居高临下地以道德评判者的地位去对待慈善。(中国社会报)


【政策法规】

划红线!《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发布

日前,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印发《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对《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旨在进一步加强管理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规范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管理办法》对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作出了“九不得”、“三应当”的规定。

九不得”主要包括:未经批准不得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不得超出社会组织章程规定的宗旨、业务范围和活动地域;不得面向各级党委、政府或党政机关开展,一般不以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或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为评选对象;严格按照所批准的申报内容开展,不得擅自改变或设置子项目;全国性社会组织不得要求地方性社会组织配套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地方性社会组织不得借助全国性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新增或变相新增项目;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与营利性组织合作开展或者委托营利性组织开展;未经批准不得与境外组织合作开展。

三应当”主要包括: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和奖项的名称前应当冠以社会组织名称或符合有关规定;应当将评选办法和评选结果等向社会进行公开,按照有关规定不公开的除外;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情况应当纳入年度工作报告,并向社会发布。(央视新闻)

《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印发

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民政部印发《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方案》明确,要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打造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品牌等目标。

《方案》指出,要组织有一定实力和能力的全国性社会组织、东部省(市)社会组织,力争对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通过一个社会组织帮扶一个或多个重点帮扶县,或多个社会组织组团帮扶一个或多个重点帮扶县的方式参与帮扶。参与专项行动的社会组织要立足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就业、教育、健康、养老、消费帮扶或多样化帮扶。鼓励东部省(市)社会组织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参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鼓励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西部省(区、市)的社会组织对本地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帮扶活动。(国家乡村振兴局官网)

中办、国办印发《创建示范活动管理办法(试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创建示范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明确,社会组织可以受中央或者省级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委托承办或者受邀参与相关行业领域的创建示范活动。情况特殊的,可以由中央或者省级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按照程序报批后,以社会组织的名义开展创建示范活动。(光明网)  

九部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社区服务”

5月20日,民政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初步打造成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社区,社区治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方便群众办事。

《意见》强调,健全完善政府指导、多方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社区服务”,创新提供服务模式和产品。以县(市、区、旗)为单位,开展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制定完善智慧社区建设标准、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等,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政策指导和支持。(北京青年报)


【行业动态】

去年全国超100亿人次参与网络慈善 筹款近百亿元

5月20日,2022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线上开幕。本届峰会以“数字有新益”为主题,聚焦于公益数字化成果共享和交流。共有104位来自民政部、社科院、全球科技企业及高校的嘉宾围绕公益数字化议题展开了跨界对话。全国2000多家慈善组织参与了峰会议程共建,全球至少超100万网友通过视频号等平台在线参会。值得一提的是,峰会首次开启“一会一展”模式,近100个技术公益项目集中亮相。

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爱文在致辞中表示,连续三年以来,每年都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慈善,2021年通过互联网募集善款近100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18%。这得益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自2017年至今,中国通过互联网募集的善款在5年间从25亿元增长到近100亿元,增长了近4倍。(澎湃新闻)

 

2022全国公益广告大赛正式启动

5月29日,由中央文明办、人民日报社、教育部、应急管理部联合主办,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人民日报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承办的“2022全国公益广告大赛”正式启动。主题是“以创意 助公益”,旨在推动优秀公益广告创作,以公益广告精品引导社会关注关切,传递温暖温情,弘扬时代新风,培育文明风尚,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大赛面向全国征集公益广告作品,政府、企业、机构、院校、团队或个人均可报名参赛。征集作品主题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创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低碳行动、生物多样性、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生产生活安全、防灾减灾救灾、关爱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群体等10个方面内容,作品形式包括平面类、视频类等。

参赛者可通过大赛官方网站(http://gygg.jintai.com.cn)了解大赛细则并投稿参赛。大赛作品征集时间自2022年6月1日起至8月15日止,征集结束后,大赛将通过组委会初评、社会评审、专业终评3个阶段,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最佳创意奖等共计35个奖项。(人民日报)

第十九届(2022)中国慈善榜发布

5月30日,第十九届(2022)中国慈善榜发布。本届共上榜慈善家135位(对),2021年度合计捐赠62.9169亿元;上榜慈善企业1511家,合计捐赠240.1947亿元。与往年相比,本届中国慈善榜上榜慈善企业数量和捐赠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从榜单分析来看,乡村振兴、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灾害救助、环境保护等领域为大额捐赠主要流向;来自互联网、房地产、金融、制造业等行业的大额捐赠占主导地位。

数据显示,排在榜单前十名的慈善家共计捐赠45.5825亿元,最低捐赠额为1.06869亿元。捐赠额在1亿元以上的慈善家达到18位,是2020年的2倍,合计捐赠29.1667亿元。其中,安踏集团荣誉董事长丁和木、安踏集团董事局副主席丁世家、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2021年度捐赠额达24.0667亿元;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党彦宝捐赠4.6198亿元;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河仁慈善基金会发起人曹晖捐赠3.4853亿元;世纪金源集团创始人黄如论、世纪金源集团总裁黄涛家族捐赠1.6392亿元。(中国经济网)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累计公益收入突破百亿元

5月5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向社会通报,2021年度公益支出13.91亿元,年度收入16.83亿元。基金会成立以来累计公益收入突破100亿元。

数据显示,基金会通过开展“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大病儿童救助项目”,救助11456名白血病、先心病儿童,培训乡村医生、西部儿科医师、基层医生、校医超过27万人,立项援建博爱学校、博爱校医室、未来教室、红十字书库等131个,慢病管理、心梗、再障、唇腭裂等大病救助受益人数超过50万。此外,还向云南、青海、河南、山西等受灾地区发放59400只“赈济家庭箱”,为334支社会应急救援队提供资助。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基金会全年为抗疫捐赠负压救护车191辆,支援710只“抗疫家庭箱”、15000只“小红袋”等抗疫物资,捐赠多个“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站”(核酸采集防护亭)。他们还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部署,向12个国家和地区援助160万剂新冠疫苗。(中国新闻网)

四川省慈善总会正式更名为“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

日前,经四川省慈善总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决议通过,“四川省慈善总会”正式更名为“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以进一步优化职能职责,打造行业联合型、枢纽型社会组织。

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新增“推动行业合作、参与政策制订、推动行业发展”等联合会职能。完善后业务范围包括“开展慈善募捐、开展慈善活动、弘扬慈善文化、开展志愿服务、推动行业合作、参与政策制定、维护捐赠权益、推动行业发展、开展行业服务、兴办慈善实体以及承办政府部门、会员和其他机构委托办理的其他事项”等。(成都商报) 

袁隆平慈善信托在长沙成立

5月20日,袁隆平慈善信托在湖南长沙成立。这是湖南首单科技公益信托项目,初始规模为500万元,由袁隆平院士夫人邓则女士作为初始委托人,财信信托担任受托人,袁隆平基金会为执行人。该慈善信托将全部用于农业科技研发奖励、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以及设立农业高校奖学金等慈善公益活动。(新华社客户端)

武汉轻工大学校友向母校捐赠1100万元

5月23日,武汉轻工大学校友冯巍向武汉轻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100万元。其中,1000万元用于建设该校“生态环境与低碳研究实验室”,帮助校友在污水处理领域开展实验研究;100万元用于设立“一念元企业奖学金”,奖励在某一特定领域表现非常突出的在校学生。(湖北日报)

百名儿童云合唱《美丽人生》

6月1日,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携手中国建设银行、腾讯新闻联合发起“唱给世界的歌”六一儿童云合唱活动。歌曲改编自音乐人小柯创作的同名歌曲《美丽人生》。在“爱的启蒙”儿童美育创新公益项目的组织下,全国多地百名儿童,通过时空的连接,以纯真的声音和饱满的精神参与了MV作品和H5作品的创作和演出。


【地方速递】

北京:社区防控志愿者“培训不合格不上岗”

5月11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发布《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社会工作服务指引》。

《指引》提出,社区防控志愿服务工作要坚持统筹协调、安全防护、需求导向的原则,严格落实对在岗志愿者的防护措施,开展岗前培训,科学设计志愿者岗位,合理设置志愿者服务时间。志愿者服务时间原则上每天不超过8小时,要坚持“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提升志愿者防疫意识和技能。

《指引》建议,社区在安排志愿者工作时可有所侧重。在封控区,社区可根据需要调配志愿者参与“物资配送”“防疫消杀”等工作,协助社区为老弱病残孕等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在管控区,社区可根据需要调配志愿者参与“社区值守”“核酸检测”“协同流调”和“信息管理”等服务,协助社区帮助困难群体开展邻里互助。在防范区,建议社区充分储备各类志愿者,建立联络机制,确保在情况紧急时能招募到足够的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北京日报)

首届“河北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启动

5月16日,河北省民政厅与河北省人社厅发布通知,启动首届“河北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

首届“河北慈善奖”设“慈善楷模”“慈善项目”“慈善团体”“捐赠企业”“捐赠个人”5类奖项,表彰名额不超过40个。评选对象重点推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间,在河北省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方面事迹突出、影响良好、感召力强的企业、团体、个人和项目。推荐单位报送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31日。(河北省民政厅官网)

江苏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省乡村振兴局、省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重点方向,包括参与省内富民强村帮促行动、东西部协作和援藏援疆。《通知》要求,各级民政、乡村振兴部门加强摸底、走访、调研、筛选,坚持“问需于民”,建成聚焦困难群众关切、便于社会组织参与、“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需求项目库。各级民政部门组织本地社会组织梳理专业优势和活动意向,建立健全易于困难群众“点单”、便于本地社会组织“接单”,多层次、多领域、有重点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供给项目库。省级层面还将加快建设集中共享平台,提高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供需对接成功率。(新华日报)

贵州将投入130万元福彩公益金 支持建设26个慈善超市

近日,贵州省民政厅印发《2022年省级福彩公益金支持慈善超市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支持慈善组织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等重点区域新建并运营慈善超市。项目资金预算130万元,支持建设慈善超市26个,每个慈善超市建设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资助金额为5万元/个。项目实施时间具体为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

《方案》规定,要将慈善超市打造成为富有特色的便民捐赠站点、慈善文化宣传和展示窗口、慈善活动基层阵地、社区慈善的孵化基地,慈善组织依托慈善超市提升“造血”功能,在超市覆盖区域实施公益项目,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培育发展慈善组织。(贵州省民政厅官网)


【机构动态】

中慈联发布2021年度中国“十大慈善文化事件”

5月11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2021年度中国“十大慈善文化事件”。本次“十大慈善文化事件”,从2021年我国发生在慈善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具有重大影响力和重要慈善文化价值的事件中产生,强调公共性、突破性和创新性,体现了中国慈善文化在实施国家重大战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积极作用,反映了中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1年度中国“十大慈善文化事件”依次为:修法立规有序进行,慈善法制建设日益完善;慈善发展环境优化,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研究力量紧跟新形势,为慈善发展献智慧;坚定走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发展之路;响应“共同富裕”目标,公益慈善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政社联合,探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表彰奖励促进全社会良好慈善氛围;完善政策支持,帮助社会组织“走出去”;第三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公示;首家慈善学院筹建,慈善教育开新篇。

关爱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暨儿童服务类慈善组织慈善工作交流会召开

5月30日,中国慈善联合会联合会员在线召开“关爱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暨儿童服务类慈善组织慈善工作交流会”,十余名儿童服务类慈善组织的代表对参与乡村儿童关爱进行探索和经验分享。

民政部儿童福利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会指出,近年来,以中国慈善联合会为代表的一大批公益慈善组织在服务广大少年儿童,特别是在促进各类特殊困难儿童群体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面对目前儿童领域慈善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进一步引导更多慈善力量加大对儿童福利事业的支持力度,发挥政府统筹和引导作用,提升专业化水平。通过打造资源对接平台、锁定帮扶对象、对接儿童和家庭等措施和方式,向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倾斜,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环境。

会议认为,慈善行业应面对我国儿童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凝心聚力,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国家大局,聚焦短板弱项,争做拾遗补缺、雪中送炭,促进和谐的善事、实事。下一步,中慈联将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的引领作用,加大宣传,号召全社会关注乡村儿童心理健康;开展联合行动,动员部分互联网平台、企业与慈善组织共同发起相关主题的筹资活动,拓展、汇聚社会资源;联合主流媒体积极传播优秀儿童慈善项目,讲好慈善故事;进一步做好行业支持,为会员及行业提供资源对接、数据研究、标准化建设、项目评估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