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动态 > 正文

与时代同步,与残疾人同行——写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40周年之际

2024-03-15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1984”“2024”,这两个普通的数字,对于残疾人事业现代化之路上的中国,却是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串联起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40年。

1984年3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正式成立。成立大会在京召开,彭真、习仲勋、王震、胡子昂等到会祝贺并讲话,全国政协礼堂顷刻沸腾,掌声、欢呼声汇聚回荡,经久不息。

2024年3月15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迎来成立40周年纪念日。作为中国唯一一家以残疾人为扶助对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40年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始终秉持“弘扬人道,奉献爱心,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致力于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结出累累硕果。截至2023年12月,累计募集款物近90亿元,实施公益项目1000多个,受益残疾人2000余万人,用实实在在的慈善服务书写了一份温暖答卷。

一、坚守: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会徽以梅花为形状,象征着残疾人傲雪绽放的坚强品格;五瓣相连的梅花,表现了集体和团结的力量;在梅花的中心,以“残疾人”拼音字头缩写“CJR”变形为一个“人”字,寓意着人道主义。会徽从一百多份图案中选定,凝结着基金会的初心和使命。

不少残疾人仍清楚记得,40年前的成立大会庄重热烈,会场正中悬挂着会徽,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看到“残疾人”这三个字,他们热泪盈眶。在此之前,残疾人被称作“残废人”,一个字的改变,蕴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残疾的重新认识。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成立,不仅标志着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重视,也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基金会成立伊始,国门刚刚敞开,顺应国际残疾人运动风起云涌和国内改革开放激扬澎湃的大潮,第一代残疾人事业的开拓者们,带着残疾人免于匮乏、获得发展、享有尊严的热切期盼,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这项未曾被人了解的陌生事业。自此,人道主义春风消融人们心头的坚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今天的人们,对“残疾人”“人道主义”等名词耳熟能详,始于40年前的那个春天。中国残疾人事业的诸多种种,皆从那时起源。筹建中国第一个康复研究中心、开展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推动成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协助起草制订《残疾人保障法》、推动教育部修改高考体检标准、参与制订国家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规划)、参与国际残疾人事务……无数个“第一”,化作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长的坐标,也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一系列开创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

2003年12月,中国残联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会长邓朴方荣获“联合国人权奖”,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此奖的残疾人,也是第一位获此荣誉的中国人。这既是对中国残疾人事业从无到有的赞许,更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的鼓励。

作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与社会创新的引擎之一,40年来,从涓涓细流到浩浩江河、从精准康复到健康中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扶弱济困到共同富裕、从单一劝募到多元捐赠……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一步一个脚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从一个侧面映照中国残疾人事业的筚路蓝缕和巨大成就,也从一个侧面为世界标注中国人权事业的力度、温度,成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守正创新的精彩样本。

二、求索:“七大行动”全方位助残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即中国人口的6.34%;涉及2.8亿家庭,即1/5的中国家庭,其中70%以上在农村。他们的生活状况、康复、教育、就业、脱贫等,关乎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最不可思议之处在于,它始终要在世界级体量的层面,处理世界级的难题。

残疾人的痛点就是服务的起点,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建立初期,基金会率先在中国贫困农村地区开展三项抢救性康复工作,实施30万例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正手术、50万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和3万例聋儿语训,这也是残疾人事业初期康复工作的主体。

2002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明确提出“二次创业”目标,探索社会化工作方式,完善基金会业务格局,对残疾人的帮扶逐步从福利视角转向权利视角、从慈善角度转向体系支持。

2009年,根据不同残疾类别人群的实际需求,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集善”为理念,打造“集善工程”公益活动品牌,开启了项目化、品牌化的现代慈善服务发展路径。以启明、助听、助行、助学、助困、无障碍和文化助残等七大行动为依托,开展公益项目逾百个,涉及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无障碍、权益保障等多个领域,满足各类残疾人差异化需求。

“启明行动”自2006年开展以来共筹集资金近3.6亿元,为全国范围内近35万名贫困家庭眼病患者提供手术资助,成为全球最大规模挑战失明的壮举;

“助听行动”于2005年启动,作为一项抢救性康复公益项目,帮助听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助听器适配,开展言语康复训练及早期家庭康复指导,提升基层听觉言语康复师资力量;

“助行行动”为肢体残疾人进行矫治手术、假肢矫形器适配安装,提供日常出行所需助行器、轮椅等辅助器具;

“助学行动”为适龄在学残疾儿童、残疾人家属及特教学校开展学习教育培训,改善教学环境及设施条件,提高残疾儿童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等教育助学帮扶,惠及残疾儿童超过200万人次;

“助困行动”为困难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医疗、生活等物资帮扶;为残疾人家庭提供就业创业培训及产业扶持;支持友好社区环境建设;为特教学校、残疾人康复机构提供教学及康复设施设备、师资培训等帮扶;

“无障碍行动”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居家生活、出行、信息等无障碍环境建设,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品质;

“文化助残行动”推动特殊艺术走进基层,捐建盲文阅览室、无障碍观影室,开展残疾人艺术创作、非遗文化传承、体育活动等,丰富残疾人文化艺术及体育生活。

一个个公益项目落地开花,为残疾人编织了一张关爱之网,也标记着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增进残疾人福祉、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中国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三、奋进: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亦被寄予更高期待、提出更高要求。

2014年3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并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字字珠玑、句句千钧,为中国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近十年来,基金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两个格外”精神的指引下,聚焦残疾人和家庭需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科技赋能、共同富裕等“国之大者”,持续推动公益项目升级和品牌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公益行动,给予残疾人兄弟姐妹无限温暖和力量,也展示着其独有的精神与价值。

——加强健康扶贫,2015年发起实施“集善扶贫健康行”公益项目,包括眼病复明、骨关节置换、孤独症康复、麻风救助、互联网就业等多领域,筹集资金近4亿元,在全国27个省尤其是西部深度贫困地区累积帮扶救助20多万名残疾人,帮助10多万名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困;

——深化就业扶贫,2016年起持续开展“集善乐业”公益项目,在全国建立8个就业培训基地,为5000余名残疾人及家属提供技能培训,开发话务客服、在线客服、大数据标注、动漫制作等互联网就业岗位1500个,为残疾人创造收入1980余万元;

——服务乡村振兴,开展“集善残疾儿童助养项目”“‘美丽工坊’资助计划”等公益项目,为残疾人提供经济创收支持,实现稳定增收,助力残疾人家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融入“健康中国”战略,开展“听力重建 启聪行动”;实施“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扶贫工程项目”“脑瘫儿童滋养计划”“集善阳光鹿童项目”等,帮助听障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脑瘫儿童等减轻病痛,走向美好生活;

——加强科技助残,开展义肢助残公益项目,免费为肢残人士装配智能假肢,携手爱心企业研发无障碍产品,帮助听障人士实现同声交流,实施“加油追梦人”“孙楠·重塑未来”“衣恋集善基金—幸福同行”等公益项目,帮扶肢残青少年适配假肢及矫形器,科技赋能点亮残疾人新生活;

——引领数万公众参与公益徒步、爱心马拉松、“饥饿体验”等活动,提高全社会助残意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残疾人事业也要现代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提出的鲜明要求。如何理解现代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龙墨把“现代化”一词具体到“助残公益现代化”,“作为社会公益组织应紧跟形势,坚守政治底色、体现时代特色、彰显公益本色,同时要体现中国方式、中国特色、中国优势,让物质和精神文明在公益资助中同步发展,让社会对残疾群体更加包容,这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也是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四、聚力:共建助残公益新生态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扶弱济困、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平等对待作为最好的关爱,把促进自立作为最好的扶助,消除有形无形的障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展助残公益项目,离不开集众心、聚众智、合众力。

近年来,基金会在业内率先开展“联善计划”,深化社会互动,与爱心企业、各地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密切合作,通过举办公益论坛、专题研讨会、集善沙龙等方式不断提升助残服务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逐步建立高效务实的社会化项目执行体系,构建助残公益新生态,助推助残服务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累计超过8000家企业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款物。在“互联网+公益”时代,数以千万计的公众通过网络奉献爱心,社会力量参与扶残助残的力度明显加大。以“集善儿童助养项目”为例,2013年至2023年间,该公益项目捐赠人次超过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过去30年的总和,仅单月月捐人数就已超过26万人。

在基金会的公益态度上,公益项目不分大小,也不因品牌效应被筛选,在项目设计和运作过程中,能否让残疾人得到切实帮助和更大实惠成为每个工作者心中的一杆标尺。她聚焦精准,项目实施时,与地方基金会和助残组织建立项目执行体系网,入村入户了解每户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做到“一人一档”“筛查下乡、上门服务”;更看重专业,大多数公益项目都是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身入”更要“深入”,有别于一次性的捐赠项目,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绝大多数公益项目都具有“深耕”属性,甚至将理事会开到助残现场,与残疾人同吃、同住、同上一堂康复课,零距离验证公益成果对残疾人的真实改变,收获最有诚意的反馈。

公益慈善事业的生命力与动员力取决于社会公信力,公信力又取决于充分的信息公开。2019年4月11日,北京的王女士通过支付宝向“我送盲童一本书”公益项目捐赠50元,十分钟后,即收到一张捐赠电子发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将捐赠电子票据推送到达个人的基金会。自2012年中基透明指数发布以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已累计11年获得满分;2023年再次以满分成绩并列全国公募基金会第1名。

以善引众,行善致远。40年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建设“公开、透明、高效率和高公信力的世界一流基金会”为目标,一代代基金会人敬业乐业、接续奔跑,在日复一日的常态化运营中,培育承载善意的土壤,让助残公益深入人心,亦收获许多荣誉:获评“全国十大公益慈善机构”“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并多次荣获中华慈善奖。

公益之道,重在深耕笃行,明在正心诚意,远在迭代升维。站在40周年的新起点,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在变与不变之中笃定前行。不变,是为了坚守朴素的初心——“弘扬人道,奉献爱心,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变,是为了承担起更加光荣的使命——“为推动残疾人共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帮助残疾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ID:zgcjr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