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治理信息 > 组织结构 > 正文

中国慈善联合会领导名单

2024-12-28

中国慈善联合会第三届会长


  张春生  全国政协委员、民政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

  张春生,男,汉族,1964年3月生,山西临汾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中共党员,全国政协委员、民政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

 

中国慈善联合会第三届副会长名单


贾晓九  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

贾晓九,男,汉族,1966年出生,陕西人,中共党员,博士学位,现任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长期从事社会福利、社会组织、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福利彩票等管理与实务,对民生民政相关领域政策法规、行业发展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充分组织动员慈善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先后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修订、《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法》立法、《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发表多篇理论文章。


  王黎红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黎红,女,1968年出生,199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正高级经济师,2021年1月起担任海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浙江省女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浙商总会上市公司委员会主席、浙商总会公益慈善事业专委会主席、省营商环境观察员、绍兴市上市公司联合会会长等职。近年来,蝉联2022年度-2024年度《财富》杂志“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女性”榜单,获评“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2022年度风云浙商”“2022年度绍兴市优秀企业家”、“绍兴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23年10月,王黎红作为浙江省49名妇女代表之一,参加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王黎红同志担任海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以来,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带领海亮在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守正创新坚守实体经济、践行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事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集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国影响力十大民营企业”、“全国爱心企业”、“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等荣誉,展现了新时代民营女企业家争做发展实干家和社会贡献者的卓越风采。


孔东梅  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孔东梅,女,汉族,1972年1月生,陕西西安人,199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美文学专业,1999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东润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中华慈善总会名誉副会长;北京市慈善协会副会长。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奖,多次获评“中国年度公益人物”等荣誉称号。

孔东梅于2015年在民政部注册成立了东润公益基金会。基金会2023年获评全国性5A级基金会,“东润抗击疫情医护保障及子女教育专项基金”项目荣获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慈善项目奖。基金会秉持“让少年保有梦想,让家庭充满希望,让社会享有公平”的宗旨,专注于“东润公益 赋能未来”的愿景,以弘扬公益精神和助力国家科学人才培育为己任,持续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教育事业,深耕教育领域,广泛开展扶助困境学生的公益活动。


丘仲辉  爱德基金会理事长

丘仲辉,男,汉族,1955年10月出生,江苏昆山人,爱德基金会理事长、江苏省政府参事、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救灾委主任、江苏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合作联盟主席、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兼职教授和硕士生指导老师等,江苏省第九届政协委员、第十、十一届政协常委等。此外,还先后担任国际机构---国际救灾和发展联盟董事、江苏省老区开发促进会顾问、江苏省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基金会中心网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

他自1992年加入爱德基金会投身公益慈善事业至今32年。先后担任农村发展部主任、副秘书长;2003年8月起担任爱德基金会秘书长;2010年后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2018年4月后担任理事长。

他带领爱德长期致力于农村综合扶贫与发展、灾害管理、城市社区治理与社会服务、社会组织培育、社会组织国际化、社会企业等多领域的实践与探索,使爱德在新的阶段实现了转型和飞跃式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公募基金会,同时他还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尤其是在行业公信力建设方面持续努力,获得了党和政府、行业、社会及国内外合作机构的认可及一系列的荣誉。他于2008年获评中华慈善奖--“全国优秀慈善工作者”;2011年获评“中国十大社工人物”“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2年2月1日,《人民日报》专门刊登他从事公益事业优秀事迹的专栏文章“心会和爱一起走”;2015年度责任中国公益盛典“年度致敬大奖”;2014—2018年度公益时报所评“影响中国公益100人”等;2018年获评《社会创新家》评选出的“改革开放40年,社会创新家40人”;2019年获评江苏省政协《最美政协委员---70年70人》;2020年获评凤凰网公益行动盛典“年度十大公益人物”等荣誉。


孙少华  火箭军后勤部原政治委员、少将

孙少华,男,汉族,1959年4月出生,河北省唐山市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后勤部政治委员(正军职,少将)、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华慈善总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等职。

孙少华同志在担任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期间,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政治敏锐,信念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本色;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狠抓依法治善、依法行善,推动慈善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展现了一名军队高级干部的高强领导才能和出色管理能力;注重广结善缘,与全国慈善会系统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社会各界人脉资源丰富,有较大社会影响力,投身慈善事业意愿诚挚;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慈善工作,探索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特点规律,推进慈善工作创新发展;积极参与中华慈善总会领导班子议事决策,为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分管的中华慈善总会办公厅和筹募部工作成效明显,主抓的中华慈善总会“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重大慈善项目,措施有力、推进有效、影响广泛,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


李安平  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安平,男,汉族,1962年9月生,山西长治人,无党派人士,现任振东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山西省政协常委、山西省总商会副会长。

振东自成立伊始,始终关注和支持公益慈善事业。成立“扶贫办”,逐渐形成“三日一天使”。其中,针对考上大学却上不起的学子设立“助学日”,已举办26届,共资助学生2.67万名;针对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困难家庭设立“冬助日”,已举办23届,帮扶8.1万个家庭;针对家乡和各司驻地60岁以上老人设立“敬老日”,已举办30届;针对全国大病患者及因特殊情况牺牲的医护工作者家属设立“仁爱天使基金”,已运行18年。

三年新冠疫情,向全国28个省市近900家医院和卫生机构捐赠疫情防治药品和用品累计成本超1.24亿元。还有非典、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河南水灾、甘肃地震等,每一次国家有难,振东人都会冲锋在一线捐药、捐资、捐物。多年来在公益慈善事业累计投入超10亿元。

此外,振东还积极投身中药材产业扶贫,2003年成立中药材公司,在全国发展标准化中药材基地130.7万亩,带动超30万农户稳定增收,并帮助国家级贫困县“平顺”成功脱贫。振东精准扶贫案例入选“国家十大扶贫案例”;李安平也先后荣获中共中央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先进个人”。 公益慈善事业已经成为李安平拿得起却放不下,也不愿放下的责任。


李如成  雅戈尔集团董事长

李如成,男,汉族,1951年6月生,浙江宁波海曙人,中共党员,现任雅戈尔集团(宁波)有限公司董事长。历任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宁波上市公司协会会长,浙江省慈善联合会副会长。

李如成带领雅戈尔从1979年在戏台下诞生的宁波青春服装厂发展成营业收入近2000亿元、员工2万余名的大型集团公司,确立了高档品牌服饰的行业龙头地位,品牌价值402.76亿元,男衬衫品类连续27年获得全国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男西服品类连续24年获得全国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李如成坚持积极履行企业家社会责任,长期致力于助学助教、健康关爱、对口帮扶等社会公益事业,已累计带领企业及个人捐款捐物8.8亿元,企业两次荣获“中华慈善奖”。开展助学助教,播撒希望种子。在西藏、江西等地,捐建10多所希望小学;捐赠2个亿用于当地学校提升。投入医疗公益,成立6个亿基金,持续捐助普济医院建设。近期,为更好地推动共同富裕,与宁波慈善总会合作,设立“雅戈尔甬尚公益服务平台”,推出“美好家园”和“雅戈尔慈善学院”,通过政府引领、企业支持、居民自治,共建美好家园。李如成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慈善楷模等荣誉称号。


李海峰  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李海峰,男,汉族,1958年10月生,上海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商社荣誉董事长、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同时担任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上海市社会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上海市浙江商会执行副会长、上海市职工帮困基金会副理事长、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

李海峰推动制定内部财务、项目及运营管理制度,确保基金会运作高效、透明、合规,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使复星基金会成为“5A级社会组织”。复星基金会围绕“乡村振兴、文化艺术、教育、应急救灾”等领域开展多样化公益项目,截至2024年6月支持慈善项目累计支出超10亿元。

其中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复星基金会联合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发起了“健康暖心——乡村医生守护计划”,在其领导下该项目已覆盖全国78个县,守护近2.4万名乡村医生,惠及300万基层家庭。2021年2月,复星集团凭借该项目荣获“全国脱贫攻坚优秀集体”荣誉称号;同年9月,荣获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同年12月,复星基金会乡村医生项目团队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2023年荣获首届“上海慈善奖”。


沈小平  通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通鼎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创始人

沈小平,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江苏吴江人,高级经济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通鼎集团有限公司、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光彩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慈善总会荣誉会长、江苏省扬子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网络信息安全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企业家联盟主席、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联席会长、江苏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副会长、苏州市应急与安全生产协会会长等社会职务。

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每年企业利润的5%~10%用于社会公益,实现企业的“有温度增长”,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捐赠超9亿元。2021年2月,沈小平被党中央、国务院联合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亲切接见;他和通鼎集团8次获评 民政部“中华慈善奖”、2次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5次获评江苏慈善奖,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江苏省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张建斌  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江苏瑞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建斌,男,汉族,1967年10月出生,江苏金坛人,民进会员。现任江苏瑞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慈善总会荣誉会长、南京市慈善总会副会长。

张建斌将慈善作为毕生事业,致力于帮助困难人群摆脱困境,助力有梦想的年轻人实现梦想,以饱满的热情和踏实的行动践行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1998年,他捐款支持救援特大洪灾;2008年汶川地震,在他领导下,公司和员工捐款1030万元支援灾区;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鲁甸地震以及阜宁龙卷风等灾害发生后,他和瑞华控股总是第一时间将善款送到受灾群众手上。他关注国计民生,2009年,与江苏省慈善总会合作实施“瑞华助孤项目”,帮助困境孤儿;认捐6000万在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挂牌成立“瑞华慈善医院”,帮助低收入群体。

2017年7月,张建斌个人捐赠8亿元、瑞华控股捐赠2亿元,共同成立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这是江苏省原始基金规模最大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

7年来,基金会聚焦助医、助学、助孤、扶贫、赈灾五大领域,与江苏省人民医院等18家公立医院合作,实施瑞华医疗救助、瑞华住培医师奖学金、瑞华慈善小屋等项目,救助困难患者2万多人次;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23所高校合作,设立春雨助学金、启梦助学金、暖心饭卡等项目,资助困难学生6万多人次;与省慈善总会合作的“瑞华助孤项目”十六年来,救助苏北地区困难孤儿和事实孤儿1.7万人次,给困境儿童一个温暖的童年;新冠疫情暴发后,捐赠1530万元的医疗物资和资金,支持武汉、拉萨、扬州、南京等地的防疫工作;积极参与苏陕扶贫协作,向陕西深度贫困地区捐赠1000万元,重点支持5个县儿童福利院、敬老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7个民生项目,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张建斌和他领导的瑞华控股、瑞华慈善基金会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慈善总会等累计捐款超过13亿元,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江苏慈善奖”“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


张晓敏  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

张晓敏,男,汉族,1964年5月生,上海人,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法定代表人,兼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张晓敏同志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二次会议期间,聚焦民间交往、养老服务、残疾人事业等民生热点,提交高质量议案,反映相关社情民意,积极建言发声。参加全国政协“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参加双周协商座谈会并交流发言。主动履行“服务为民”活动、联系党外委员等职责要求。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带领中国福利会干部职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工作重要论述和致中国福利会成立80周年贺信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国家和上海全局工作,在妇幼保健、校内外教育、少儿文化及社会福利等领域积极拓宽事业,不断以新的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关工作得到中央、市委领导批示和肯定。曾任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召集人,牵头成立上海市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委员工作室,进一步发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优势,有效服务界别群众。


陈泽行  广州立白凯晟控股集团总裁、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陈泽行,男,汉族,1990年2月生,广东普宁人,香港中文大学EMBA(在读)。现任立白凯晟控股总裁、立白科技集团董事、朝云集团非执行董事,广州市荔湾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普宁商会青年委员会联席主席。

陈泽行热心公益,至今引领企业累计向慈善事业捐款超过5亿元,帮助群众超20万人次;同时为国家解决超15万人的就业。

陈泽行助力乡村振兴,引领企业连续累计为广东省扶贫济困日项目捐赠超1亿元,帮助改善贫困村民生活条件、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在匡扶教育方面,2013年8月捐资4500多万元建设的广东普宁陈宝文学校,并每年投入200万元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和教师教育奖,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为人师表的教师;并向广东省教育基金会捐款500万元,为偏远地区的贫困学校建设图书馆;成立了立白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这是广州市第一支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走进广东、广西、河南、四川、河南、云南、贵州、江西等地扶贫扶智;在大事难事面前勇担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陈泽行带领企业,第一时间捐赠2亿元消毒除菌产品,配送至全国363座城市、2000多所定点医院。企业凭借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支持抗疫的杰出表现和重大贡献,荣获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


郑功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郑功成,男,汉族,19649月生,湖南平江人,民盟盟员,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社会保障及与社会建设领域研究工作,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民生系列重要论述研究”首席专家,是“中国慈善事业立法研究”“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社会法系列研究”等10多项国家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迄今出版有《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辩》《全球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从饥寒交迫走向美好生活:中国民生70年(1949-2019)》《中华慈善事业》《当代中国慈善事业》《慈善事业立法研究》等40多种著作;在国内外发表理论文章约500多篇,被《新华文摘》等重要二次文献杂志转载100多篇;数十项重要政策研究成果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同志等的重要批示。

2003年3月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以来,郑功成教授参与国家立法机关立法工作,领衔提出过制定《慈善事业法》《社会救助法》《社会保险法》《军人保险法》《医疗保障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反就业歧视法》等多项立法议案,深度参与《社会保险法》《军人保险法》等法律的制定,以及担任《慈善法》(制定、修法)领导小组成员及专家组组长等,为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及相关领域的法制建设做出了直接贡献。


赵国臣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公益平台部负责人

赵国臣,男,汉族,1979年5月生,内蒙古人,中共党员,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公益平台部负责人。

2002年开始先后就职于CCTV、腾讯等公司机构,拥有超二十年互联网从业经验。2005年加入腾讯,历经主管新闻、体育等业务。2021年4月至今,任职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副总裁,腾讯公益平台部负责人。

腾讯自创办以来一直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2007年,成立互联网行业第一家公益基金会;2015年,立足腾讯公益平台发起互联网全民公益活动“99公益日”。截至2024年11月,腾讯公益平台已累计支持超过12亿人次公众捐款,帮助3万多家公益组织、13多万个公益项目,累计筹款达335亿元。

腾讯公司荣获第六、七、八、九、十、及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捐赠企业奖;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农业农村部主导、腾讯公司政企合作、共同组织实施的“耕耘者振兴计划”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奖;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99公益日”荣获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奖。


姚  瑶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姚瑶,女,汉族,1982年6月出生,湖北荆州人,中共党员,现任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2016年加入阿里巴巴以来,致力于通过数字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来促进贸易便利化。在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项目中任国际项目负责人,牵头落地了马来西亚、泰国、比利时试点项目。同时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经济论坛(WEF)和eWTP共同发起的“赋能电商”三方合作的主要执行人,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全球电商和贸易发展。2020年,负责了阿里在东南亚等地区的抗疫捐赠项目。

2022年8月,加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2023年3月起担任秘书长。任职期间,带领团队围绕乡村振兴、助残扶弱、绿色环保和应急救灾四大方向,动员阿里基金会及生态的力量,发起和落地一系列社会公益项目。以“美好生活,一个都不能少”为愿景,从创就业无障碍、科技无障碍、无障碍志愿服务三大板块入手,发起了万人残疾人商家助力计划等项目,打造国际化无障碍志愿服务基地,推动阿里助残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应急救灾领域,建立和完善阿里应急响应机制,聚合调动阿里集团各个业务如菜鸟、盒马、天猫超市等发挥优势,更快、更高效地开展物资驰援。

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曾在中国商务部工作多年,在多双边贸易政策、国际发展合作等领域有丰富经验,曾参与多个欧洲国家对华发展合作项目。


海  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播音员主持人管理中心副主任、主持人

海霞,女,回族,1972年2月生,河南郑州市人,中共党员,现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播音员主持人管理中心副主任、主持人。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

海霞30年坚守在中央媒体新闻一线,以对党的无限忠诚传递好党的声音、阐释好总书记重要思想。同时发起公益行动“石榴籽计划”,长期坚持在边疆、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用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全面推行国家统编教材”重要指示精神。她多年义务为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指定读物、边疆地区统编教材等录制音频,多次带队赴边疆民族地区培训幼儿园教师,累计线下培训8300多人次、超860课时,线上培训最高点超10万;为民族地区孩子录制有声读物近7600分钟,创设规范标准的普通话环境,并撒下民族团结、文化认同的种子。网络时代,她提出“推普+职业技能”理念,帮助边疆民族地区培训青壮年农牧民网络人才,已培训3925课时、22092人。至今,“石榴籽计划”已走进蒙、疆、藏等西部16省区,为700多所学校捐赠2300多万码洋图书及有声学具、91个小石榴书屋、23间智慧教室、13个朗读亭、8个智慧广播站,并形成可有效触达复制推广的推普经验。“石榴籽计划”项目被推选为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本人获得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


黄少媚  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

黄少媚,女,汉族,中国香港人,现任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新世界中国董事兼行政总裁、周大福企业有限公司保险业务(中国区)董事长,为第十七批“广州市荣誉市民”,第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政协港区委员召集人,港澳台委员会副主任。

黄少媚女士拥有超过20年房地产管理经验,多年横跨内地与香港两地的职业经历,在商业地产运营、高端住宅开发、地产项目并购、跨国企业物业顾问、涉外销售与租赁、房地产评估、法律及新兴产业引入等领域具有丰富资历,并长期担任中国内地城市大型基础建设、城市规划及城市更新的顾问工作,积极投身祖国的发展建设。

2015年10月,黄少媚女士加入新世界中国出任副行政总裁,2020年2月擢升为行政总裁,并于同年5月出任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对集团各项事务建立了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加入新世界以来,她带领团队在促进设计施工进度与质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加大销售与租务力度、增强企业管治水平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先后打造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深圳前海周大福金融大厦、深圳K11 ECOAST、上海第二座K11、杭州新世界城市艺术中心、宁波新世界等标志性项目,成功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及行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11月,黄少媚女士获委任为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全面负责集团在香港与内地的业务。


黄巍东  南通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南通市慈善总会会长

黄巍东,男,汉族,1961年11月生,江苏启东人,中共党员,198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学系,现任南通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市慈善总会会长。

长期以来,黄巍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慈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兼顾好市政协主席和慈善总会会长的工作,有效推动南通慈善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他是张謇慈善精神的践行者。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博物苑视察时,他在现场向总书记讲解汇报张謇家国情怀、实干兴邦、社会责任及其慈善公益事业等情况。先后多次受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华慈善论坛、中国慈善文化论坛等邀请,专题阐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弘扬张謇慈善精神的时代意义,介绍南通“守望相助、心向慈善”地域慈善文化,得到与会领导及慈善同仁、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他是南通“慈善之城”建设的推动者。他十分注重、全力推进慈善工作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在他的大力推动下,2021年,南通正式出台《南通市“慈善之城”建议实施意见》,成为全国地级市中,首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提出“慈善之城”建设,并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城市。去年,第五届中华慈善论坛在南通成功举办,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认为南通“慈善之城”建设为全国各地做了很好的样板展示。他是慈善文化的传播者。他特别注重慈善工作与文明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高度融合。在他的真诚呼吁下,2022年,全市第一部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南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把“鼓励支持慈善公益活动”单列为一项重要内容,为南通慈善事业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他积极推进建成全国第一个沉浸式、体验式“慈善之城”主题车站及主题列车,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向爱向暖、向上向善”的慈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杨震一行专题参观并给予充分肯定。他是深耕慈善沃土的实干者。他倾心打造慈善品牌项目,着力重点帮扶、精准帮扶、系统帮扶、跟踪帮扶,将宝贵的慈善资金用在困难群众最需要、社会各界最关注的民生实事上,“大手牵小手 一起向未来”特殊困难未成年人关爱、“慈善牵手助医”“江海阳光助学”等项目有效缓解特殊困难群体急难愁盼,先后荣获中华慈善品牌项目,江苏省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南通市慈善总会先后被评为5A社会组织、江苏省首批先进社会组织、江苏省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


戴立忠  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戴立忠,男,汉族,1968年7月生,湖南长沙宁乡人,无党派人士,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高层次人才、国家特聘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名分子生物学家,于2024年6月当选第四届湖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

2008年,戴立忠博士放弃美国绿卡,归国创办圣湘生物。公司始终坚持“普惠生命科技,造福百姓健康”,带领团队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助力中国医药卫生行业从经验医疗向精准医疗转型升级。目前公司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民生工程、乡村振兴等领域累计捐赠超5亿余元现金及物资。在健康中国建设方面,设立“基因普惠日”,主动服务呼吸道疾病防控、“两癌”筛查、肝炎筛查等重大民生工程项目;与中国初保基金会合作捐赠价值8400万元的精准检测设备,助力“家门口”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在脱贫攻坚方面多次助农助学,向宁乡一中累计捐赠1500万元,成立“圣湘凤华爱心基金”助力困难家庭脱困;同时驰援长沙、河南等多地防汛救灾,累计捐赠上千万元并提供医疗技术支持服务。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方面,公司向百余个国家地区捐赠数十万人份新冠核酸检测试剂,2021年,戴立忠受邀参加全国人大与非洲四国议会线上研讨会,介绍中国扶贫经验并获得高度认可。圣湘生物入选中国企业慈善公益500强(第45名)、中国企业抗洪捐赠500强,并获得中国红十字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殊贡献奖、中国癌症基金会社会公益奖、湖南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企业、湖南省爱心捐赠企业、湖南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前十强等系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