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联合会动态 > 慈善之声 > 2022 > 正文

慈善之声(2022年6月 总第44期)

2022-07-07

【热点聚焦】

习近平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的讲话(全文)


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

——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的讲话

(2022年6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各位同事: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上世纪60年代末,我在中国黄土高原的一个小村庄当农民,切身体会到了百姓的稼穑之难和衣食之苦,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半个世纪后,我重访故地,看到乡亲们吃穿不愁,衣食无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中国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些年,我走遍中国城镇乡村,也访问过不少国家。我深深感受到,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实现人民对生活安康、社会安宁的梦想。

长期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已占全球半壁江山,在科技、教育、社会、文化等领域也取得长足发展。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吞噬全球多年发展成果,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进程受阻,南北鸿沟继续拉大,粮食、能源安全出现危机。有的国家将发展议题政治化、边缘化,搞“小院高墙”和极限制裁,人为制造分裂和对抗。同时,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愿望更加强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的意志更加坚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各国带来的机遇更加广阔。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要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坚定信心,起而行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推动全球发展,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第一,我们要共同凝聚促进发展的国际共识。只有各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人权才有基础。我们要把发展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打造人人重视发展、各国共谋合作的政治共识。

第二,我们要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保护主义是作茧自缚,搞“小圈子”只会孤立自己,极限制裁损人害己,脱钩断供行不通、走不远。我们要真心实意谋发展、齐心协力促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和制度环境。

第三,我们要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推进科技和制度创新,加快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推动现代产业发展,弥合数字鸿沟,加快低碳转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第四,我们要共同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合作才能办成大事,办成好事,办成长久之事。发达国家要履行义务,发展中国家要深化合作,南北双方要相向而行,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要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发展合作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鼓励工商界、社会团体、媒体智库参与全球发展合作。

各位同事!

中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大家庭一员。我去年在联合国大会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我们将采取务实举措,继续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将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把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在30亿美元基础上增资10亿美元;将加大对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的投入,支持开展全球发展倡议合作。

——中国将同各方携手推进重点领域合作,动员发展资源,深化全球减贫脱贫合作,提升粮食生产和供应能力,推进清洁能源伙伴关系;加强疫苗创新研发和联合生产;促进陆地与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加快工业化转型升级,推动数字时代互联互通,为各国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将搭建国际发展知识经验交流平台,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建立全球发展知识网络,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促进互学互鉴;举办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共同发起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汇聚最广泛力量。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让我们坚定信心,朝着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的正确方向携手奋进,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谢谢大家。


【政策法规】


社会组织名称、标识管理纳入互联网新规

近日,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提示:社会组织的名称、标识已纳入国家网信办新发布的《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要及时学习,深入领会,充分运用这一政策规定,挤压各种假冒、仿冒、捏造社会组织名称、标识的行为,挤压非法社会组织网上活动空间,保护社会组织合法权益。

根据《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第八条,互联网用户注册、使用账号信息,不得有假冒、仿冒、捏造政党、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名称、标识等;不得有假冒、仿冒、捏造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名称、标识等。根据《规定》第十条,对账号信息中含有“中国”、“中华”、“中央”、“全国”、“国家”等内容,或者含有党旗、党徽、国旗、国歌、国徽等党和国家象征和标志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从严核验。


【行业动态】


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

6月8日,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召开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旨在动员全国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以实干实绩实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强调,社会组织不同于政府组织,不同于市场组织,要立足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和《国家乡村振兴局 民政部关于印发<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引导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发挥好作用、多作出贡献;二是要引导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依托自身优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发挥好作用、多作出贡献。

会议要求,社会组织要切实搞好调查研究、定期开展评估、做好资金筹集等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乡村振兴部门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一是要搭建好桥梁和对接平台,推动帮扶工作靶向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二是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支持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宗旨的社会组织登记,发挥好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查处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要做好服务保障,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加强与乡村振兴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与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重点帮扶县的工作合力,保障社会组织帮扶项目及时落地、顺利实施。(农民日报) 


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名单公布

6月29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布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公布了本年度评审立项的139个项目。

本年度项目计划投入中央财政资金4516万元,重点资助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在西藏及涉藏工作重点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民政部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地区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以及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等社会服务。


社会组织联合执法机制暨社会组织资金监管机制会议在京召开

6月24日,民政部等15部委召开社会组织联合执法机制暨社会组织资金监管机制会议,总结2021年以来社会组织执法监管工作,会商和部署了下一步工作。机制召集人、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詹成付主持会议并讲话。

2021年以来,参加机制的各部门在社会组织执法监管方面,重点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整治、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专项整治行动、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专项行动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会议指出,要突出重点,紧盯社会组织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要加强对社会组织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的分析研判,重点防范非法社会组织卷土重来的风险,社会组织意识形态阵地失守的风险,社会组织危害政治安全、危害国家安全以及由于重大违法活动外溢的风险等。(公益时报)


中国扶贫基金会更名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经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民政部批准,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22年6月更名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项目,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广泛汇聚资源,促进共同富裕;参与国际减贫合作,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989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李先念、陈俊生、项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正式成立。三十三年来,该基金会创设了一百余个体现真功实效的扶贫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公众广泛参与的公益活动,为营造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大扶贫格局付出了努力。(中国日报)


中国—埃及民间合作研讨会召开

6月9日,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同埃及沙拉夫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主题为“聚焦全球发展倡议,促进中埃发展合作”的网络研讨会。中埃两国近40家民间组织、企业代表参加研讨会,10余家组织作重点发言。参会中外代表高度赞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进行充分交流,并积极为加强中埃民间合作建言献策。


慈善力量紧急驰援粤北水灾

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珠江北江流域近日遭遇特大洪水冲击。6月21日,腾讯基金会启动对广东暴雨洪涝灾害救援响应,联合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等合作伙伴,在韶关市、清远市、河源市多地开展人员转移、医疗救治、物资转运等联合救灾行动,截至25日,累计帮扶受灾群众5000余人。6月23日,腾讯基金会宣布首期捐赠清远市慈善总会500万元,用于受灾地区的紧急援助和灾后重建。

6月23日,针对广东英德的特大洪水,爱德基金会与深圳公益救援队、成都授渔公益发展中心联合行动,紧急采购饮用水、食品等物资于24日下午运往英德市连江口镇。


公益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领头雁”

近日,国务院参事、中国慈善联合会乡村振兴委员会主任委员汤敏接受了人民政协报记者的采访,详细介绍了“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的开展情况。

2018年,中国慈善联合会乡村振兴委员会联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等十余家机构,发起“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将实地培训扩展为网络培训,突破了地域限制,并为全国范围内的新农人骨干提供更加全面的综合赋能体系,以实现更好的人才支持。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经在全国培训了近9.2万名“新农人”,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超1000万农户间接受益。项目课程累计观看次数达403.7万次,累计播放课时210.5万小时,学员对线上课程形式及内容整体满意度为95%,超过98%学员表示愿意继续参与下一期的学习。 

汤敏介绍说:“我们联合了很多机构,集合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跨学科课程开发。除了实用农业技术以外,还涉及品牌营销、企业管理、农村旅游、新媒体、农村基层社区治理等等方面的课程,甚至包括财务、法务、创业心理学等细分知识领域。我们还大力支持学员之间的互助合作,让学员中的土专家成为“学导”,带领其他学员共同发展。”(人民政协报)


志愿服务蓝皮书:我国注册志愿者人数达2.17亿

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志愿服务蓝皮书: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蓝皮书指出,截至2021年10月30日,我国志愿者总人数达2.17亿,平均每万人中就有1544人注册成为志愿者。

蓝皮书指出,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热情高涨,无论是志愿者人数,还是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都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

数据显示,我国志愿团体113万个,志愿项目621万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6.14亿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长为7.44小时。

此外,全国志愿者总数年增长曲线显示,在10年时间里,志愿者人数稳定而快速地增长,从2012年的292万增长到2021年的2.17亿,翻了74倍之多。


2022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启动申报

日前,2022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启动申报,可通过官方网站(dasai.cncf.org.cn)或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微信公众号提交申报,时间为2022年6月27日至7月22日。

大赛由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组委会主办,深圳市民政局承办。大赛分为主赛程和深圳赛道,共设270万元资助金,由深圳市福利彩票公益金提供。

大赛主赛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面向全国遴选出20个兼具创新性与可复制性的优质项目给予赛事资助金和赋能培训。深圳赛道聚焦“一老一小”、困弱人群等迫切需求,重点发掘10个深圳本地或落地深圳的有一定成效的优质项目,以促进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和“弱有众扶”的民生目标。


警惕伪装慈善诈骗 “杀猪盘”

让受害人多次将小额资金“捐”给慈善基金会,以“捐赠返现”名义返数倍现金获取信任,再诱导其将大额资金打入指定账户,然后组局的人失联…… 这是近期频发的骗局,犯罪分子打着慈善机构的名义,通过伪造“慈善项目”,以“捐赠返利”“做任务返现”等名义邀约公众参与刷单等活动行骗。目前已有多家公益慈善机构“躺枪”,不光给机构品牌、公信力带来巨大损害,机构的账户还被公安机关冻结,导致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账户被止付或冻结,一些慈善活动无法开展,尤其对于那些做大病救助的机构来说,相关善款无法支付给受助人,严重影响其救治。”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刘忠祥表示,这对于慈善机构是无妄之灾,受助对象也无法承受。他建议,针对这个情况,公安机关应该采取其它办法,而不是直接封掉慈善机构的账户。(中国慈善家)


国内首份儿童慈善教育报告发布

6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和北京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联合发布《重新定义成长——儿童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报告》。

《报告》梳理了社会各界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场域开展公益慈善教育的创新实践。调查发现,国内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慈善教育和实践活动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大中城市家长,非常重视孩子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近六成被调查者带孩子参加过公益慈善或类似活动,九成有较强意愿接受儿童公益慈善教育;很多地方教育机构将公益慈善教育多与德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开发公益慈善主题的校本课程,一些地方还将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纳入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总体来说,国内面向中小学生的公益慈善教育服务方兴未艾,但也面临现有产品对需求回应不充分、体系化不足、专业化不高、可持续性不强等瓶颈和挑战。(中国教育报)


【地方速递】


贵州省慈善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班在贵阳举办

6月27日,由贵州省民政厅、贵州省慈善联合会主办的贵州省慈善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班在贵阳举办。贵州省慈善联合会会长陈鸣明出席开班式,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刘忠祥出席并讲话。

贵州省慈善联合会王扬副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贵州慈善事业实践,服务全省大局。   

刘忠祥副会长表示,贵州省慈善联合会成立之初即迅速开展省慈善组织能力建设培训,恰逢其时,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邓湘贵在致辞中指出,各慈善组织要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开拓贵州慈善事业的崭新局面。

为期三天的培训中,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刘忠祥、副秘书长张晓青,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军、重庆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张龙波、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副秘书长郑壹零分别就《构建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慈善法的规制与完善》《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及风险防控》《慈善组织项目管理》《社会组织如何参与乡村振兴》《互联网募捐的重庆探索与思考》《慈善组织要学会社会化运作(以应急为例)》等进行专题授课。


重庆拟设立慈善周

6月9日,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了《重庆市慈善条例(草案)》,拟通过地方立法方式保障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草案》提出,每年9月5日“中华慈善日”所在周确定为“重庆慈善周”。同时,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与慈善组织合作建立慈善从业人员培养、培训基地。《草案》还对捐赠性经营活动进行了规范,要求在活动结束后三个月或者按照捐赠协议的约定将捐赠情况向社会公开。此外,个人向社会求助也要公开受助款用途。(重庆日报)


广东:社区社会组织接受捐赠应当主动及时公开用途

近日,广东省民政厅出台《广东省社区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指出,社区社会组织的财产来源应当合法,并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社区社会组织,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公开募捐活动。社区社会组织接受捐赠、资助,以及收取服务费用的项目和标准应当将有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示,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办法》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婴幼儿照护、社区康复、就业援助、体育健身、社区文化、应急救援以及其他便民利民等服务,提供和开发就业岗位,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


【国际视野】


中国红十字会获亨利•戴维逊奖

6月19日,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全体大会正式开幕。192个国家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成员参会。大会宣布亨利•戴维逊奖获得者并进行颁奖。中国红十字会、埃塞俄比亚红十字会、伊朗红新月会三个国家红会,以及为索马里红新月会服务了46年的阿卜杜勒•艾维尔•贾马获得该奖项。亨利•戴维逊奖是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在2003年设立的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在“通过调动人道力量,改善易受损人群的生活”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或国家红会。


2021年美国慈善捐赠预估达4848.5亿美元

6月21日,《Giving USA 2022:2021年度美国慈善捐赠报告》发布。该报告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礼来家族慈善学院研究、撰写,美国施惠基金会出版。

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慈善捐赠总额预估达4848.5亿美元,比2020年修订后的慈善捐赠总额4662.3亿美元增长了4%。然而,如果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来,美国2021年慈善捐赠总额则比2020年略降0.7%。这意味着,在过去一年,美国社会的慈善捐赠增长未能跟上通货膨胀的步伐。

报告显示,个人、基金会、遗产、企业是美国四大慈善捐赠来源与2020年相比, 2021年个人捐赠、基金会捐赠、企业捐赠有所增长,遗产捐赠有所下降。

其中,美国个人捐赠总额预估达3268.7亿美元,占美国慈善捐赠总额的67%。(爱德传一基金)


【机构动态】


中慈联建立与会员单位定期交流工作信息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中国慈善联合会联合性、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更好地展示行业动态和会员风貌,提高服务会员的能力水平,做好慈善信息公开和共享,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促进行业自律,中国慈善联合会决定建立并逐步完善会员单位交流工作信息制度,搭建好合作交流平台。

为便于联络,各会员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名信息员,负责收集、报送单位信息,包括本单位内部治理、慈善活动开展情况、年度慈善捐赠或募捐情况、志愿服务信息等。


成都举办培训班提升慈善人才募捐能力

6月28日,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和成都市民政局指导,成都市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中心主办,成都博方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承办,崇州市民政局支持的“成都市慈善人才募捐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成都开班。来自成都市慈善会系统、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德阳市和眉山市慈善系统的相关人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为期三天,课程参照《劝募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征求意见稿)》,内容包括筹款政策和伦理、公益项目与筹款产品设计、筹款活动设计和实操、捐赠人管理和服务、信息公开和问责等方面,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

中慈联作为慈善领域行业组织,将有序推动行业能力建设,大力支持各地区开展慈善人才培养工作,包括劝募员培训工作。


善客沙龙:社会组织信息化案例与实践

6月8日,中国慈善联合会举办“社会组织信息化案例与实践”线上沙龙,佳信德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即灵析)联合创始人、CEO郭润苗作主题授课。

中慈联副会长刘福清指出,信息化管理具有强化资源链接与共享、科学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强调信息化建设是社会组织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析”已被10万家社会服务机构所使用,参与数十家慈善行业机构的信息化咨询和建设工作。

本次沙龙,郭润苗结合多年经验,通过大量实际案例对机构信息化的需求进行分析,对信息化解决方案中用户客户、对外交互层、核心业务和数据层和内部管理系统四个方面进行细致讲解,提出了细化信息化工作的实践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