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年专题 > 151215年年会 > 嘉宾对话 > 正文

服务推动环节对话精彩摘要

2016-01-22

嘉宾对话

 

主持人:我们在刚才的视频当中看到了,提供慈善服务的慈善组织是慈善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的是资产丰厚、品牌卓越的基金会;有的是发端于社区,势单力薄的小组织,但他们同样是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推动慈善服务的基层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接下来我们请到其中几位优秀代表来到台上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感受,他们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国英、老牛基金会秘书长雷永胜、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高级专员黄崇发、南京翠竹园大方社区互助会创始人吴楠、河南信阳乡村建设协作者中心负责人姜佳佳。

让我们一起来与他们沟通,了解一下他们从事慈善服务当中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些故事,这位是秦国英女士,秦国英女士我知道你们的慈善组织主要是定位于服务于妇女儿童,更多的是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能跟我们讲讲在过去一年当中您的感受吗?

 

秦国英:就我看来,需求发现、模式创新和服务递送,三者是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在工作中,我们真切感受到,要让这个链条发挥慈善的力量,就需要投入智慧,要有专业的能力,让我们的服务能有效益、有效率,服务递送能落实,就可以提高效率。

首先是需求发现。一个不了解社会的公益组织是不可能成功也不可能有效率。我们把握大局和政策,如国家提出双创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现妇女的需求,我们该做什么,这就是我们公益组织能力的体现。

其次说解决需求的模式。模式的核心问题是,我们会不会深刻地挖掘、汇聚和整合资源,能不能把政府的支持、专家的智慧、制度设计的专业力量、妇联基层的组织优势整合起来,共同形成问题解决的机制,这是解决社会需求是否可持续的关键问题。

再说服务递送。服务递送就是把我们的智慧结晶、解决方案递送给目标人群,让他们受益,公益组织把这种服务递送称之为“项目落地”。有了前面两个环节,这个环节就会做得更好。

现在的公益组织往往看重行动,没有把方案的形成作为我们头脑风暴的过程,没有当成思想之旅。只有各种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凝聚,项目实施才能更有效率,更有效益。一个成功的公益项目里内容非常多,不仅仅是把钱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而更重要是给他们创造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成本控制,需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需要专业的管理等等。

基于以上三点认识,2015年我们把很多品牌项目进行了升级。如有个项目叫“母亲创业循环金项目”,过去是比较传统的给妇女提供贷款服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在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充分地挖掘资源,把项目升级为“@她创业计划”,融入了互联网思维,帮助妇女适应互联网化的发展,在时代大潮中获得机会和资源,如开展培训、孵化,帮她们开网店、做推广,同时我们还开发了一款产品叫做“妈妈智造”,不断融入我们专业能力,融入我们的智慧,找到需求的靶心,递送有效的服务,就能获得慈善的力量。

 

主持人:谢谢秦国英女士与我们的分享,在慈善当中加入了互联网的概念,是“互联网+慈善”,非常新颖。下面是来自老牛基金会的雷永胜先生,我知道您这个基金会主要是服务儿童,还有一个有趣的项目,建立了我国首家创新型、公益型、示范性的互动式的儿童探索馆,致力于儿童教育,为什么会有这个着眼点,会有这么多新的创意在里面,请与我们分享一下?

 

雷永胜:我们基金会主要业务范围是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和行业推动,其中儿童博物馆项目属文化教育领域。今天对话主题是“怎么样发现社会需求,进而解决这些需求”。我会创始人、荣誉会长牛根生先生经常和我们说“发明很难,发现比较容易,在发现基础上的发明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牛先生2011年底在一次赴夏威夷考察环保活动中,无意间发现了夏威夷儿童博物馆,进去一看,发现美国的儿童博物馆主要是供学前孩子玩耍的地方,通过每个展项,与父母互动体验,进而认识世界、学习知识。之后我们又了解到:美国在1899年,距今100多年前就在布鲁克林创建了第一个儿童博物馆;到今天为止全美已经有400多个这样的儿童博物馆,而且数量还在逐年增长;美国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肯定会有儿童博物馆,而且作为城市建设或改造的必要元素。欧洲也有,欧美都有儿童博物馆协会——很大的行业组织。

同时,我们还发现这些儿童博物馆都不是政府拨款建设的,而是通过公益模式运作,政府提供土地或建筑物(在市中心),公益组织去运营,向社会募集资金,再加上门票、礼品、餐饮等经营性收入;政府给予免税优惠政策,这样其运行起来就非常容易。我们再回头看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大家都强调让孩子学习,学习文化、艺术、体育、舞蹈、英语等等,家长为孩子学会什么而感到高兴,经常让孩子们演示“你背首唐诗”听听,把孩子的脑袋当成计算机硬盘,平时输入,考试时输出,这样就会束缚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了解到几组数据,和大家分享一下: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简称IEA)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教育投入产出比大学是1:1,高中1:3,初中1:5,小学1:8,学前教育1:17,可想而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这和我们的古训又联系起来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学前教育多么得重要。

咱们再看看国家学前教育投入情况,2014年底的数据,国家在学前教育投入是教育总投入的1.3%,而发达国家达到了10%,包括非洲在内的世界平均教育投入水平也达到了3.8%。我们觉得,既然公益组织的作用是政府社会管理的补充,我们可以将这种模式引进来,在中国儿童中心做了第一个儿童博物馆,去年6月1号试运行,到去年底到访人数达10万多人,排队买不上票,已经开始有黄牛党倒票了,可见需求有多大。我们下一步准备在全国各地主要大中城市推广儿童博物馆。这是以公益方式运作,门票是公益的,让农民工的孩子,低收入阶层的孩子也可以随便进。现在商业运作的博物馆门票在200-500元之间,可见需求也非常大。我们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很肯定的批示,这应该说是我们国家教育领域对该项目的认可。

 

主持人:我们的孩子会感谢你们的,因为你们给他们带来了开阔视野的场所。接下来有请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高级专员黄崇发先生,做慈善事业大家都在向更加专业、更加特色化服务入手,不知道您那边在过去一年当中有没哪些体验?

 

黄崇发:慈济基金会创立于1966年,距今已经有50年历史,主要致力于教育、人文、国际赈灾、捐赠、环境保护和社区志工几个方面。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要是,如何从灾难的急难救助过渡到长期的社区经营。我本身是因为“5·12”汶川地震来到内地的,在灾难现场进行救助时,我们就立下几个目标,一是安心,二是安身,三是安学。这期间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感受到慈善的力量,这也正契合了今天年会的主题。

很多在“5·12”地震中得到帮助的灾民受到启发后,在自己的社区开始从事志愿工作,开展环保、救助活动。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大地震,“5·12”的灾民化身为志愿者,到雅安灾区去做抚慰和陪伴工作,甚至比我们做得更到位,因为他们经历过相同的灾难,他们今天站起来,更有力量把爱心传递出去。这就在社区营造出一股安定的力量,也是和谐的力量,更是一股慈善的力量,把这样一种慈善精神代代相传下去,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主持人:谢谢黄崇发先生,天灾是无情的,通过慈善组织的工作,我们可以在天灾过程当中播撒爱的种子,让更多的人将这份爱心延续下去。下面和吴楠先生聊聊。吴楠先生比较关心的是城市社区群体,城市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变得越来越疏离,我们住在一个楼里很多年,可能还不知道隔壁邻居长什么样子,请吴楠跟我们讲讲这方面的故事?

 

吴楠:小时候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院里,相互之间都是熟人,相处比较融洽。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居住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熟人社会”变成“陌生人社会”,商品房导致我们入住新的社区时,不认识对面的邻居,邻里之间没有交集、没有了解,人与人之间是淡漠的,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我本人是设计师,现在我把自己叫做社区工作者。我们在社区里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社区结社、社区兴趣小组等,提高每个人在社区里的黏性和参与感,体现出他们对社区的关爱、包容和对社区的自豪感。我们在南京翠竹园社区里开展了五六年活动以后,社区里发展了80多个社区组织,这在发达国家也是比较高的社区组织数量。

除了关心自己的家庭以外,我们还在关心周边的情况,在贵州山区支教,面向大学生开展社区帮扶行动,在云南的马坪关教农民们开会,讨论事情、讨论合作社,他们现在有五六个俱乐部,还会用微信交流,会写诗,我觉得是很好玩的事情。

当社区里出现这些组织,有人愿意承担这些事务时,社会也慢慢地发生变化,从原来的不信任变成相信,开始参与、承担公共事务,最后形成互助的理念,这就是我们社区互助会设立的初衷。

现在我们也在研究社区互助会的1.0、2.0手册,也做了类似ISO标准手册,让每个人去学习如何在社区中另起炉灶,协同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和社区组织共同成立四方平台,共同承担、解决问题。

我们促进社区协同共进,让社区中的每个人体验到温暖,这也是我们所倡导的。

 

主持人:太棒了,希望你们这个组织能够赶快进入我们的小区!让我一出门就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我相信这也是你们追求的目标。

 

吴楠:这需要我们每个社区的居民走出自己的家庭,到社区里参与活动。

 

主持人:吴楠先生也曾深入到农村,坐在您身边的姜佳佳也从事改善农村的环境,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感受吗?

 

姜佳佳:大家好,我来自河南信阳郝堂村,之前做过8年村官。我了解到很多在乡村做公益慈善项目的组织都在讨论钱的问题,但有了基层经验之后,这说到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农村已经到了社会的最末端,社会组织面对的不是群体,所有工作面对的都是个人,我们需要解决每个个人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并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所以,有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经历之后,我有个深刻体会,就是

我们2009年就开始研究中央一号文件,农村没有钱,所有的资产都是集体资产或国有资产,农民没有太多个人的资产,也没有办法变现,要想发展家乡的经济没有钱怎么办?2009年我们开始在农村合作社内部提供金融互助,把养老孝道引入村庄做为切入点,到2011年又开始做村庄的外部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从2009年到2011年,我们逐步受到媒体关注,再到2013年上了《人民日报》,这期间我们一直在做的是基础卫生建设,主要解决赤脚医生的问题,我们建立了环境舒适、设施齐备的村级卫生室,让农民就医和行医环境得到改善。同时,我们也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之前所有村里都有养老院,是给孤寡老人居住的,他们本来就是精神上的孤独,不是物质上的缺失,让他们离开熟悉的社区到陌生环境里生活,其实压根是不愿意去的,因此很多乡镇的敬老院是空的。但我们在村庄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后,白天就可以变成托老所,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老人们可以和老朋友们聊天,而晚上回家里去住,这样就降低了政府对养老服务的投入成本。

我们2011年开始做“返乡青年”项目,我们鼓励年轻人外出看世界,他没有出去见过世面就不知道回来应该如何建设家乡。但他们从外出到返乡的过程需要有人来对接,需要搭建起返乡服务的平台。所以,我们也和很多公益组织合作,比如友成基金会每年有“小鹰计划”的志愿者到我们这里做间隔年实习,同时还对接了很多公益组织,把他们的公益项目放在我们的村庄来实施。

我们就做一个在地的公益组织,不但为公益组织提供服务,而且也为政府提供服务,还为村民提供服务。我们所承担的角色就是转化不同的话语体系,把不同的话语体系对接到合适的人和合适的资源上。对于郝堂村的工作我们也还在摸索中,目前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是因为我们建立了很好的平台,这是一个话语体系转化和角色对接的平台。在座各位如果有致力于乡村建设发展的朋友,我们可以共同探讨这种新模式的建立和完善。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让我们把掌声送给台上的五位嘉宾,感谢他们对慈善事业做出非常辛勤和具体的努力。谢谢!请落座。

在聆听刚才的分享过程中我非常感动,他们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做着很细微的工作,但这些工作都可谓走到每个需要帮助的人内心深处,非常温暖。刚才探讨的话题更多从慈善供给和慈善服务转化来入手的。2015年大额捐赠者和优秀慈善组织的风采,其实在这背后还有一支默默无闻的重要力量,他们可能不是直接面对捐赠者和受益者,不直接主导和参与慈善项目,但他们关注整个行业整体发展,提升行业水平,维护行业秩序,他们包括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行业知识型组织在内的行业支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