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组织 > 正文

公益链启动仪式暨共同发起人会议在京举行

2019-12-06

2019年12月4日下午,“公益链启动仪式暨共同发起人会议”在北京鸟巢文化中心举行。来自高校学者、公益机构负责人、企业家代表等近百人就区块链如何赋能公益和公益链的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形成了《公益链共同发起人共识》。

会上,还举行了“公益链工作委员会”揭牌仪式,同时投选出了公益链监督委员会委员和筹备组秘书处成员。会议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区块链分会、义工时间志愿服务平台联合主办。

公益链(VolunChain)是区块链技术在志愿服务领域的应用,是针对现有的时间银行存在的问题,即容易发生中心节点单点失效、数据容易被篡改等信息安全问题、时间积分的发行和流通缺乏透明度以及时间积分的结算依赖中心化的结算机构等问题,给出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

它能将时间积分的记录功能和结算功能从中心节点上分离出来,利用具有分布式去中心化、集体维护和不可篡改等特性的区块链技术,将分离出来的记录功能和结算功能去中心化,形成公益链。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区块链分会秘书长崔志如在致辞中表示,公益链不仅有效解决了志愿服务管理效率低、持久性不强等问题,还可运用数据整合、分析和挖掘等手段,实现志愿服务领域的数据信息共享化、透明化,将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和“共建共治 共享”的社会体制建设。

公益链共同发起人、架构师丁士煜表示,公益链的打造和建设将历时6-9个月,届时将通过时业家顾问管理公司来对V积分进行运营管理。由本次活动上成立的公益链筹备组秘书处进行推进。

丁士煜表示,公益链的第一批超级节点由用户投票产生,即个人用户在公益链官网上实名制注册后,可以获得1个V积分,持有V积分的用户可以为超级节点的竞选投票。有意成为超级节点的机构,可以在公益链官网上进行注册和报名参选,目前的规划是筹备期两个月,投票期为三个月,得票最高的前九名机构获得超级节点资格,任期1年。

公益链还没有上线的阶段,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如何参与呢?丁士煜表示,志愿服务平台型的机构,如“志愿汇”“义工时间”等平台,在通过公益链监督委员会的审核后成为公益链共识机构,从成为共识机构之日开始,到公益链上线之后的这个阶段,共识机构所产生的志愿服务时间记录,在公益链正式运营后,将得到对应小时数量的V积分空投。

例如,“自然之友”等公益组织可以选择在共识机构上注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公益链上线后,共识机构平台获得对应数量的V积分空投后,再由平台发放给自然之友。志愿者则可以通过参与共识机构的平台上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公益链运营后得到相对应的V积分奖励。

公益链技术顾问、易链科技创始人&CEO夏建国从数据结构、数据上链、共建生态三个维度阐述了公益链的技术框架。公益链采用了区块链的数据结构,用超级节点+子节点的方式处理数据,能做到数据无法篡改、数据无法丢失、容错率高、信息采集能动性强,并且存储成本低。用户确定后用私钥进行数字签名,签名后的数据同时经过相关机构签名,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志愿服务信息,最终信息被各个节点广播到全网,完成信息上链的过程。

据介绍,公益链共同发起人一共有36位,分别来自高校知名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基金会负责人及媒体代表等社会各界。

会上,在共同发起人联席会议主席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和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主持下,30多位共同发起人围绕公益链的作用和发展进行广泛交流探讨,大家同意将公益链暂定义为“区块链时间银行及其服务模式”,共同签署了《公益链共同发起人共识》(不能到会的发起人,派代表或委托其他发起人代为签署)。共同发起人之一、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社会组织评估专家缪力宣读了共识。

共识认为,区块链技术是在志愿者服务领域的应用,通过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方式,能够对志愿服务的时间贡献进行真实、有效、可追溯的记录,彰显志愿服务的价值,提升志愿服务的效率和公益行业的透明度、公信力,并藉此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进步和发展。

共识认同,以“V积分”(V为志愿者volunteer之缩写)作为公益链时间银行的公益凭证,标记志愿服务的时间价值,并可在不违背志愿服务精神的前提下进行兑换和流通。通过长期的信用检验,努力实现全球范围的通存通兑。

共识还提出,共同发起人赞成成立“时业家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作为“V积分”的投放和管理机构。并声明,该公司为公共利益公司,任何发起人不拥有该公司的收益分配权和剩余利益索取权。公司的设立及治理结构,由公益链共同发起人会议选举产生的公益链监督委员会决定;公司的投融资等重大事项,由公司董事会决定。

共识主张,公益链时间银行属于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将严格依法合规推进工作,欢迎广大志愿者和公益组织、企业志愿者管理部门积极使用,欢迎一切符合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志向及其服务模式的机构共同参与。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公益链成为我国“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议现场,30多位公益链共同发起人还投票(不能到会的发起人,委托其他发起人代为投票)确定了公益链监督委员会7名成员: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基金会中心网总裁程刚,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红十字国际学院副院长刘选国,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管理学部副主任、教授马庆钰,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翟雁。

现场,公益链共同发起人还同意成立公益链委员会筹备组秘书处,并着手开展相关业务的筹备工作。

在总结发言中,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公益链共同发起人会议联席会议主席梁春晓指出,在信息化发展和人口老龄化浪潮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区块链时间银行拓展为社会化的互助服务体系,未来是非常重要的。他指出,公益链未来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以公益链和时间银行推动的一个链接、开放、透明和信任的新型公益生态。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公益链共同发起人会议联席会议主席徐永光也认为,数字经济时代,公益不仅不应缺席,而且应该勇于创新,进入主流 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他总结了区块链时间银行五条法则:数字公益 需求强劲是基础;义利并举 市场逻辑是原则;科技赋能 价值互联是条件;社会治理 制度创新是目标、发自公心 止于至信是使命。

(新闻来源:公益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