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联合会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2017中国城市慈善文化论坛在绍兴举行

2017-07-04

6月29、30日,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主办,绍兴市民政局、绍兴市慈善总会协办,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支持的中国城市慈善文化论坛在浙江绍兴举行。公益慈善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部分城市的慈善组织代表和慈善会代表出席了会议。绍兴市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绍兴市慈善总会会长徐明光,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原副会长张学斌,浙江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勇耀,中国慈善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彭建梅在论坛上致辞。

本次论坛围绕“慈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题,以城市为单位,探讨慈善文化的历史传承,寻找慈善文化地标、挖掘文化故事、打造慈善文化品牌。参加本次论坛包括慈善行业专家学者、还有来自陕西省、北京市、广州、成都、宁波、郑州、长沙、苏州、济宁、临沂、盐城、乐山等省、市的慈善组织的代表。他们围绕城市慈善文化的发展路径,从本地慈善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慈善文化遗址和设施的保护及利用、慈善理念普及的相关举措等方面分享了各地慈善文化建设中的经验与成果。

绍兴市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绍兴市慈善总会会长徐明光在致辞中指出,绍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绍兴是一座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在绍兴建都。大家通过鲁迅的文章,能够了解了绍兴的民俗、民风、风土人情,从三味书屋走到百草园,还有王羲之的《兰亭》,知道绍兴是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李白描写绍兴是“越女天下白 鉴湖五月凉”,陆游笔下绍兴是“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贺知章写的“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等等,都是对绍兴最美的描写。绍兴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还是慈善大爱之城。2500年前的范蠡,入朝建功,辅佐越王,出朝经商富甲天下而又三散家财,是名副其实的慈善始祖。千年的时光流转,映衬出清晰的慈善文化脉络,正是这些慈善文化、慈善思想浸润和发扬,促进了代代绍兴人乐善好施风习的形成,也形成了绍兴博大、宽容、向善的城市文化。绍兴慈善文化的发展也是中华慈善文化积淀和发展的一个缩影,希望通过论坛的举办能促使慈善文化发掘、传承和发展,促进城市慈善文化建设。

中国慈善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彭建梅在致辞中提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乐善好施的民族,有几千年优秀的慈善传统。虽然现代慈善起步比较晚,《慈善法》刚刚实施一年,仍在法制化的、组织化、专业化的道路上前行,但是中国有非常发达的传统慈善文化。历史上,中国的善书、善学系统非常发达,虽然中间有些中断,但是仍留下了丰富的素材与资源。站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反过来看中国的慈善事业,如果没有古今的接通,没有东西的融通,可以说全球的慈善事业都不完整。我们借这个机会邀请中国优秀的学者,一线的慈善工作者,各地慈善民政的领导,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挖掘中华民族慈善文化的宝库,如何活化传统慈善文化的设施,如何发扬光大传统的经典文化宝藏。这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原副会长张学斌在致辞中说,建设包容的可持续发展城市,需要在城市范围内形成全面慈善的价值观,慈善文化。多年来各级爱心人士为各阶层市民提供有效帮扶,弥补城市公共服务不足做出了突出贡献,体现了慈善事业对提升社会服务,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作用。当然也需要有前瞻性理念引导,慈善组织和公益任务榜样作用,让公益慈善与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形成人人向善,关爱他人的文化氛围,共享慈善精神。

浙江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勇耀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中国慈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演进,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想体系。绍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大禹治水造福人类,范蠡辅助越王卧薪尝胆。绍兴人的血液中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和精神的传承形成一种博大宽容的城市文化,有着深厚底蕴的慈善文化。慈善经历千年代代相传,浙江慈善文化的发展也是中华慈善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发掘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慈善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怀善心,行善举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浙江省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有着浓厚的慈善氛围,全省各级经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有4.75万个,基金会511家,慈善总会系统有105家,社会捐赠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慈善组织募集善款超过220亿元,参与慈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社会学教研室主任谢志强围绕“中国城市慈善文化发展路径”做了主题演讲。他讲到,善是一个道德问题,是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本源问题,人类发展需要靠“善”的价值观来引导。价值观的问题,我们要解决好。因为它引导着你,规范着你,推动着你。城市发展要以人为本,要在这样大背景中展开我们的慈善文化。在以人为本,善的理念下要实现两个东西。一,基本人口服务均等化,比如人口服务、医疗、卫生、社保、就医,等最基础的公众产品,我们要解决均等化的问题,让一些困难阶层同样能够享受到国家公共服务的阳光和雨露,这是大善。第二,有一颗慈善之心,有一个好的价值观理念,更要有好的方式方法。慈善事业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百姓主体。要让全社会都参与,我们要让老百姓更有爱心,让全社会都来爱护它,参与它。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更光做主题发言。他说,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慈善事业也面临参与渠道不够畅通、扶持措施不够完善,慈善活动不够规范,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监管措施不够到位,与社会救助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个人的福利与公共利益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慈善虽然是私人捐赠,但更主要是一种公共行为和公共责任。慈善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更多地强调在捐赠之前的个人理性思维,赋予慈善更多的独立、公平、公开、透明等社会意涵。在城市慈善建设中,政府应弱化对慈善事业的“行政”职能,消除对慈善事业的指令性管理,将功能转化为“政策推动、服务提供、信息汇总、平台搭建、社会联络”等层面,对慈善机构的管理也应该侧重于引导、监督、审计和评估等方面。慈善组织也要采取积极举措在团队建设、善款筹措、资源开发、项目运作等层面积极克服当前对政府的依赖性,走出依附性发展状态。

陕西省慈善联合会副会长、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副教授曾文芳讲话中指出,大慈善已经冲破了我们传统理念上对于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小群体的关心、关爱,它已经扩及到了全领域,涉及到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学等等。我想在这样一个大领域之下去从事慈善事业,将会使我们的前景更加广阔。中华民族一部部经典和先贤学者们为我们人类精神建构的初心。传统的文化教育我们做一个仁爱之人。一个有爱情怀的人爱自己,爱家庭,爱邻居,爱社会,爱国家,爱全天下的人民、万物。这是怎样一种大爱的情怀,我们去翻阅这些经典,其实就是去找回先人的初心。正像习总书记讲的一样,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的先贤们非常重视文化对人心灵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最早的文化源自于《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他认为文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人的内心世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

传统公益研究社负责人陈雁雁从传统公益研究的方面分享了自己挖掘传统慈善文化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发现。传统公益是古人以民间智慧,通过共同出资、出力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 。古至今很多社会问题有类似的解决方式,比如古代有非常普遍的“育婴堂”,现在的儿童有福利院救济,很多救助孤儿的民间机构也很多。许多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方法,千百年来在民间都有,现在也有很好的继承和传承。我们需要站在现代看古代,去理解和感受古代人的慈善观念,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浙江慈善总会副会长李刚讲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非常快,硬件建设已经上去了,但软件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建设发展慈善文化一定要从大慈善的角度来切入,并做到几个结合。第一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第二要与志愿者文化相结合;第三要与人民群众生活相结合;第四个要跟社区文化相结合;第五个要与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相结合;第六要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第七要和校园文化教育相结合;第八要和互联网文化相结合。除了这几个结合,还要考虑的三个要素。第一是项目化,通过一个个项目去实现。第二是市场化,更多通过市场的手段,一些平台以及政府购买服务推动慈善文化。第三要通过资源供给、志愿服务、义工三块同步推动。大家共同发挥作用,共同努力,真正意义上推动城市文化建设。

宁波善园公益基金会会的秘书长陈耀芳分享了宁波公益地标——善园的一些经验。首先,善园是个公益机构。其次善园是公益慈善的主题公园。第三,善园是一个活化传统慈善文化的公益公园。通过博物馆、文化传播和教育的方面去活化。第四,善园是一个现代公益慈善组织的孵化器,通过基金会的资助和扶持,帮助我们当地的一些草根组织发展,也做一些大的公益项目。通过善园的平台去年一年已经对接了全国500多个项目,募集资金600多万,已经形成公益慈善的大平台、大基地。

在下午的城市慈善案例分享阶段,来自绍兴、陕西、广州、成都、宁波、郑州、济宁、临沂、盐城、乐山等省、市的民政和慈善组织的代表分享了各地在推动城市慈善事业发展,挖掘和活化传统慈善文化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绍兴市民政局凌芳局长来分享绍兴慈善文化发展的经验。绍兴的慈善文化根植于绍兴丰富的文化体质,绍兴注重于多领域、全地域的方略挖掘慈善文化,形成了鲜明的慈善文化特质。早在2500年前《越绝书》上记载“勾践治以为义田,以助鳏寡孤独 ”,这是我国史书上记载慈善最早的举措之一。“商圣”范蠡,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三次经商成巨富,却三散家财行善,可以说范蠡是我国慈善事业的鼻祖,可以称得上“中华慈圣”。历史上绍兴人互帮互助,共同修桥铺路、兴办教育、建育婴房、医院、养老院等等,视慈善义举为己任。目前,绍兴慈善总会的小额慈善冠名基金已经突破了100个,基金规模突破了1000万,全市冠名基金突破55亿。做慈善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目前,绍兴正在积极挖掘、提炼传统慈善文化,汇集绍兴历史上有影响,有传颂的慈善事迹、慈善人物,初步理清绍兴慈善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和脉络。

来自西北大学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元琪代表陕西省做了分享。目前,陕西省慈善协会和西北大学合作,成立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搭建慈善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宣传的平台,探索现代慈善发展的基本路径,以慈善文化的宣传和普及为目的,努力建构和谐的社会氛围。5年多以来,5年来共培养从业人员,慈善文化志愿者5000多人次。并为大中小学,机关、社区供举办慈善文化大讲堂50余次。同时还利用自媒体,创办慈善新闻广播,每天推送国内外慈善新闻。协会的另一个目标是建立一个创新性、示范性的长安慈善园。既有各种慈善实业,包括养老、医院、博物馆等实体,也有慈善文化展览展示、交流研讨、培训传播等功能。目前,陕西省正在积极筹备这个慈善园,取得了一些突破。

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慈善总会会长徐福田介绍临沂城市慈善文化发展的经验。临沂慈善文化源自孝善文化,古语讲“百善孝为先”,临沂是孝贤之乡,孝文化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故事中,有7孝发生在临沂。负米养亲、单衣顺母、啮指心痛、戏彩娱亲、鹿乳奉亲、闻雷泣墓、卧冰求鲤。皆是耳详能熟,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在这种孝文化潜移默化的传承和影响下,涵养了一代代临沂人的慈心善意和奉献精神。这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自然情节进一步上升为“关怀他人、奉献桑梓”的慈善情怀,临沂人民的“参与慈善、支持慈善、践行慈善”的成为可能,临沂慈善事业的常青树始于斯,成于此。

广州公益慈善联合会的秘书长徐丹分享广州的经验,她从广州的慈善史里善堂说起,为我们展示广州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年代久远的善堂不仅仅是做慈善救济,其实他们已经有资产管理的模式。以爱育善堂为例,广泛发动商人成为理事 、股东,一方面捐赠财务,另一方面发挥商人的才智,进行理财和保值增值。在鼎盛时期,曾经拥有200间上铺,2500公顷沙田,三年租金2万多两白银。以前广州9大善堂没有一家不理财的,都是靠理财实现他们资产的保值增值,更好地用于公益慈善事业。一般都是买地买铺,本金不动,利用收益进行慈善活动。在势力雄厚善堂的大时代下,资本不断积累,推动社会进步。很多善堂其实是留下来了,变成了现在的一些医院,包括公共服务的机构现在还在为广州市民做一些服务。包括中慈书院,把这一直作为传承在广州比较好的传承下来。

郑州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靳骞介绍郑州慈善文化发展的经验。郑州市的慈善文化历史可追溯到皇帝时期,《史记》记载,嫘祖为皇帝正妃,她诞生于郑州荥阳市,她教民蚕桑,衣被天下,悲悯民瘼,使先民免于受冻致病之苦的“民本情怀”,是上古最突出的慈善家。今年5月中旬,“郑州好人馆”建成并试开放,展厅面积1500多平方米。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和各种网络新媒体,利用微拍、直播等新方法传播慈善理念。在所有社区张贴慈善宣传标语,广泛宣传发动,在社会上形成了关心慈善,参与慈善,崇尚慈善的良好舆论氛围。每年的5月份,开展以展示全市慈善成果为主要内容的郑州“慈善嘉年华”活动。每年的9月份,开展“慈善一小时”活动,要求市民拿出一小时来做慈善,做一件帮助别人的事,温暖身边的人。大力发展志愿服务。郑州慈善志愿服务体系历经多年的发展,现已建立“医疗、环保、助残、助学、助老、抗癌”等各个领域的专业慈善服务队伍200余支,设立社区慈善志愿者工作150余家,群市发展志愿者人数80余万人。

宁波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蔡怀书介绍宁波城市慈善发展经验。宁波慈善历史悠久,鄞州在南宋时被称为全国唯一的“义郡”,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晚清以来一直到民国结束,在宁波本土和上海等地宁波籍义商广泛致力于救助宗亲乡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香港、台湾等宁波帮人士大规模帮助家乡、造福桑梓,百姓广泛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目前,宁波鄞州慈善总会曾组织专家先后编写了《鄞州慈善志》和《鄞县慈善史》两部著作。宁波江东区开展了慈善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的“四进”活动,用慈善活动带动各界群众参与,培育了“人人能慈善,处处可慈善”的良好环境。

济宁市慈善总会秘书长范继珍介绍济宁慈善文化开展的经验。济宁市人文资源丰富,尤其是孔子、孟子、曾子,长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自古有乐善好施的美德,有深厚的慈善思想积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今天人们的行为处事有广泛的影响。济宁市慈善总会与孔子研究院开展的儒家文化慈善文化研究,对加强慈善文化建设具有建设性的作用。成立济宁市慈善艺术团,深入到城乡社区进行义演,宣传慈善文化。在学校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传承中华文化,争做美德少年等活动,倡导乐于奉献的慈善精神。建立慈善表彰制度,在全市普遍尊重善行义举,全社会弘扬慈善文化,让践行传统美德成为自觉。

成都市公益慈善联合会理事长荣道清介绍成都慈善文化发展的经验。成都的包容性非常强,多元,接纳,这是成都文化的特点。在那个时候很多的同乡会馆,他们会把大家的爱心、善心聚在一起,去一起解决社会问题。目前,成都通过一些活动推动慈善文化的弘扬。首先是西部中小企业论坛,有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和慈善+商业的板块;每年举办慈善儿童保护周、慈善创新周、慈善文化月、老人保护周等慈善文化活动,还经常举办企业CSR沙龙,推动企业和公益的融合;每年11月召开成都慈善交流会,在全社会弘扬慈善文化。并且,成都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在传播弘扬慈善文化,让慈善成为成都的名片。下一步,成都计划建设慈善博物馆,并拿出资金扶植慈善组织的发展,通过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推进城市的发展,推进城市慈善文化的发展。

盐城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副会长陈明介绍盐城市土地很大,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盐城市自古以来是海盐之城,盐业非常发达。近年来,盐城市从慈善组织培育和志愿服务建设两个方面重点推进,通过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来宣扬慈善文化。在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中排名第21名,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将其作为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厚德盐城”建设,放大“盐城好人”品牌效应,弘扬人人慈善现代理念,营造了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乐山市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谢宜洋介绍乐山慈善文化发展情况。乐山传统慈善文化历史,嘉州之地,民风淳朴:勤耕作、少讼争、多善举,慈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海通法师广结善缘,募集佛财 ,在三江交汇处开建乐山大佛,激励着一代代人将慈善文化、慈善事业传承弘扬。一代文豪郭沫若的父亲郭朝沛,悬壶济世、施药济困的事迹也广为传颂,他常常告诫子女:“积金不如积德,善虽小,不可不为。峨眉山的佛教慈善,历经几百年,形成了组织化的慈善行动。这都是乐山市慈善文化的历史传承。2013年,乐山爱心联盟成立,参与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达83家,最大限度整合和汇聚了社会爱心资源,创新了传递播撒社会爱心、传承发展慈善文化的平台。2013年,乐山市委、市政府将“乐善至美”正式定为乐山的“城市精神”,成为当前乐山慈善文化的引领。

最后,中慈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文炯发言并总结,他说,大众慈善就是现代慈善的重要特点,现代社会不仅精英继续要做慈善,而且要大众参与,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弘扬慈善文化的目的是人人向善,就是大众慈善。如何推动大众慈善的实现,可以从三点入手:一,培育慈善文化,增强大众参与慈善内在动力。二,完善税制,形成有效的外部激励机制。三,创新慈善活动载体和方式,以便老百姓更好地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