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联合会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树立文化自信,接通中国善道 ——中国慈善文化论坛(2016)在深圳召开

2016-09-24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屹立不倒,始终跻身于世界大国之林,以慈善为精神内涵的文化传承功不可没。将中华传统慈善文化的精髓创造性转化,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理论体系,树立中国慈善文化自信,已经成为慈善行业的共识。

9月24日,中国慈善联合会、敦和基金会、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在深圳联袂主办了中国慈善文化论坛(2016),邀请了慈善界、文化界、宗教界等二十多位嘉宾,探讨如何推动建立当代中国慈善文化理论体系,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思想根基和道路指引。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孟志强致辞说,中国传统慈善事业蕴含着大量的慈善智慧和文化积淀,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希望学术界、慈善界齐心协力,建立合作模式,以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为根基,从现代慈善事业中汲取养分,开展更多、更好的慈善理论研究。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爱平表示,希望更多有识之士来关注、支持慈善文化的传承和建设,要树立中国慈善文化的理论自信,提升慈善组织的文化传播意识,建立慈善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激发中国年青一代的慈善参与。

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指出, 中国现代化的慈善组织批量诞生不过几十年时间,工作中大量借鉴的是西方慈善理论,缺乏中国本土文化的根基和理论支持。为此,敦和基金会新开拓了公益文化领域资助项目,支持相关专家学者、智库和学术新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证深入研究,注重公益从业人员的身心修养,倡导公益伦理、规则和文化,提升公益价值自信和专业能力。

嘉宾们围绕“慈善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一主题依次发表了演讲。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卢德之以“慈善与熊猫”为主题,提出熊猫完全可成为共享理念、中国慈善乃至21世纪慈善的形象代表。熊猫黑白均匀交织,憨厚又有智慧,受人喜爱,与慈善有相似的文化特质,熊猫完全可以作为共享理念的代表,也可以成为以全球化为目标的21世纪慈善的形象代表,通过融合不同的文明成果,以行善的方式来推动全球共享现代慈善的模式。卢德之认为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智慧完全有可能引领未来社会和慈善的发展。

红树林基金会理事长、原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分享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慈善的特征和趋势的研究和总结。他认为,中国慈善由古至今有四个特征,即官府主导、官绅救济、草根互助、智在行教。中国传统慈善有四个发展趋势,即从官府走向民众,由散户走向机构,由单纯的花费慈善本金到经营慈善本金,由救济走向社会公益。

中国慈善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彭建梅认为中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善生活的追求,没有停止过构建美好社会的理想,但如今,鳏寡、孤独、废疾者问题依然存在,教育、医疗、住房问题愈加严峻,个人缺乏幸福感和成就感。彭秘书长提出四个问题引导大家进行思考:一、我们是否偏离了善道?二、做一个善人,还是我们的基本追求吗?三、慈善制度是否可以进行创新,使之更有效?四、善政的思想是否能得以实现?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首席研究员兼中国公益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文運认为在中国文化中,做公益慈善是基于动力的,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感性的公益慈善,即恻隐之心,中国文化认为任何人群里都有好人,任何一个人的信念里都有善念,只要抓住善念去启发,按照本性去做就好了;二是理性的公益慈善,即每一件事物、每一个人在本质上都是平等起作用的,三是觉性的公益慈善,即认识到天地万物与我融为一体,只有利他,才会真正利己。

梁漱溟研究中心主任、国学大师梁漱溟长孙梁钦元分享了梁漱溟先生对于孔子文化思想研究的精华。西方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在于人与物的文明,而中国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在于人与人的文明。儒门孔学有四大要点,即折中调和的哲学思维;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尚情无我”的人际关系;求“仁”求“安”的道德追求。他提出孔子意在启发各自的理性自觉而已,我们不要把孔子仅仅当成哲学思想去研究,而是当成生活去实践。

论坛还设置了对话环节,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儒教研究中心主任陈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慈善史研究专家周秋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深圳报业集团副社长、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王跃军围绕慈善文化的策略和挑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思想交锋。

多位资深公益人士还分享了各自经典的慈善文化案例,包括台湾慈济基金会人文志业发展处主任、慈济大学副教授何日生,北京龙泉寺慈善部、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主管法师贤书法师,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墙上便饭”公益活动发起人亚力坤•奥斯曼,陈式太极拳掌门人、太极华藏创始人陈小旺等。

此外,论坛还发布了中国慈善文化研究报告,并举办了中国青年慈善学人“竹林计划”研究成果奖励计划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