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动态 > 领导讲话 > 正文

窦玉沛:用慈善联接两岸四地

2013-12-30

在首届“两岸四地慈善研讨会”上的讲话

民政部副部长 窦玉沛

(2013年9月23日上午)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这次慈善研讨会在主办方和大家的共同参与下,完成了各项议程,获得了圆满的成功。我们这次交流会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主题好,把“慈善”与“中国梦”联系起来,让慈善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第二,形式好,用慈善把两岸四地联接起来,发挥了慈善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中的独特作用。第三,我们嘉宾和主持人讲得都很好,听了受教育、受启发。如果说还有不足的话,我觉得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互动交流还不够,还没有给在场的很多嘉宾表达的机会,我们在今后举办活动时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我觉得,今天的交流会有这样几点收获:

第一点,实现了政府与慈善组织的交流互动。今天,立国部长和深圳的许勤市长,还有澳门的钟怡女士,代表政府官员讲话,都传递了政府支持发展慈善事业的强烈信号。同时,刚才在交流互动中,作为慈善组织的嘉宾,也对政府如何进一步支持慈善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刘文奎秘书长总结了三条,第一条,还是要鼓励慈善组织运作,树立支持的导向;第二,还是要扶持,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第三,要监管,制定好游戏规则,这对我们做好慈善工作,特别是政府如何在慈善领域履行职能,具有很好的推动和呼吁作用。

第二点,交流了慈善的经验。扶贫基金会和壹基金属于公募基金会,老牛基金会属于私募基金会,另外,台湾的慈济和食物银行协会,香港赛马会和澳门基金会委员会等等,都在这里展示了两岸四地慈善事业发展的不同经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岸四地慈善事业的发展,分享了经验。

第三点,交流了慈善创新的做法。我听着有很多这方面的创新,像慈济,在台湾的“9.21”大地震中建生态过渡房,然后到贵州搞移民村,在甘肃搞水窖。像台湾的食物银行,在饥饿与浪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并且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取得了一石三鸟的作用。像壹基金在芦山地震中,就如何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建立协调行动机制等方面,有很多创新。还有澳门的钟女士讲述的,怎样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给澳门的民生带来福祉,这些关于创新实践的交流都富有启发借鉴作用。

第四点,进一步达成了两岸四地传承慈善精神的共识。尤其是大家在交流中,有很多的慈善理念可以供我们分享,比如说老牛基金会的牛根生先生,把慈善与国家、与民族、与自身的健康结合起来,尤其是对自身健康的一段论述,这是他发自内心的一种体验,也是对慈善助人悦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深刻阐释。再比如说慈济,以爱来搭建桥梁,用爱、善、美来凝聚软实力,又比如壹基金倡导的“人人公益”等等。我觉得这些慈善理念,使我们进一步深刻领悟了中华慈善文化的力量。

昨天我看完展览,记者碰到我,追着问我:这次慈善研讨会不仅有内地的,还有港澳台和国外的组织参加,组委会是怎么考虑的。我说,现代慈善事业在西方发展的时间比较长了,而我们港澳台地区对西方的、现代的慈善理念进行了中国式的一个消化过程,他们的经验可能更利于在内地推广和实践,所以我们这次研讨会能够分享港澳台地区的经验,来助力实现中国梦,是非常有意义的。

借此机会我也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搭建定期的两岸四地慈善事业交流的平台。两岸四地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交流现在越来越频繁,更需要两岸四地慈善事业的互动交流,融合发展形成两岸四地的新能量。通过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等形式,推动搭建定期的交流平台,有利于两岸四地慈善人士的互相学习交流,有利于两岸四地慈善成果的传播推广,有益于两岸四地慈善事业共同进步发展。当然,交流的方式还会有很多,这个星期,台湾的慈济和中华救助总会,还有香港的保良局、香港赛马会都要访问民政部,这说明我们日常的交流还是很频繁的。

第二,要建立常态的两岸四地慈善事业合作机制。两岸四地的公益慈善交流有着迫切的社会需要,公益慈善合作需要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中国慈善联合会等载体,探讨更多的合作机制,比如说救灾等联合合作的机制,慈善创新等机制,这是造福两岸四地民众的切实举措。

第三,要凝聚力量,共同解决全球慈善问题。面对全球性的问题,两岸四地也应凝聚智慧力量,在公益慈善领域开拓创新,为谋求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嘉宾们、朋友们,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是两岸四地人民的共同心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让我们以慈善公益事业为切入点,促进两岸四地经贸、社会、文化大交流、大合作,为两岸四地的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为两岸四地同胞的共同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