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 交流活动 > 正文

中美慈善交流3.0学员李丽:行走、思考与力量

2015-08-13

2015年6月14日至24日,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与老牛学院携手斐蓝赛咨询(波士顿)公司、TPI慈善顾问公司共同打造的“中美慈善交流3.0”访学活动顺利完成。此次项目为期11天,共有20位成员,走访了美国的波士顿与纽约两座城市,开展了19项主体学习活动,7项社区文化体验;此次“中美慈善交流3.0”项目主要是测量评估为主线,募款为辅线,参访了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研究机构、老牌、新锐并存;项目采用讲座、交流、参观、体验等多种形式,此行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开启了“中美慈善交流3.0模式”,定制的“China Connect”环节,有基金会圆桌讨论、NPO挑战分享、中国项目展示、中国慈善与全球慈善对接等形式,为了展示此次项目的交流成果,学员们撰写了美国之旅的感受与思考,我们会陆续推出,与大家分享!

为期10天的访学,是在4 家中美主办机构、16 位中美核心工作人员的精心组织下完成的。我们历经了访学前的3次讲座,用以了解美国公益慈善环境及访学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在美国,我们还领略到访学中的各种新奇---19项主题学习活动、7项社区文化体验。古老而创新的波士顿、开放又包容的纽约让我们铭记在心,交流学习、参与体验的完美结合,让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重新梳理了自我认知……

由此我想起陈坤,想起他发起的项目“行走的力量”:号召人们积极地走出去,在行走中观心自省、获取正面能量,并将能量传播给他人,让行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行走中我了解到美国公益慈善行业对社会管理的影响,同时让美国同行知晓到中国公益慈善行业的发展现状;在行走中获取正面能量;在行走中传递着公益慈善文化。

中美慈善访学3.0(China Connect)在行走中,只要开始,就不会结束。

我们行走在波士顿、纽约的不同非营利组织机构中,感触最深的是同行专业化的管理和运作,这些机构工作领域各不相同,但美国慈善组织都会强调机构的使命和愿景,都会以价值引领作为驱动,找准机构定位、精细分工,围绕使命和愿景做机构最擅长的事情。他们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在开场介绍机构的时候,首先强调机构的使命、愿景和价值,然后才是围绕机构使命、愿景和价值所开展的项目,项目一定是该机构最擅长的领域。6月15日下午,我们来到了“Life is good“ , 这是一家典型的美国公共慈善组织,开场时Lynn Gonsalves 总监为我们展示了与其组织相一致定位的愿景和使命“生命是美好的,什么又能使人美好呢?!和平、友善、感恩、创造力、爱……让所有儿童在安全快乐的环境下成长、让所有儿童获得关爱”。为此他们与服务一线的教师、社会工作者和儿童专家合作,共同应对儿童贫穷、暴力与疾病等问题。

参访的整个过程都传递着非营利组织不是救世主,作为非营利组织的我们聚焦某一领域持续关注,围绕使命做有限和专业的公益,才是最为重要的。而当下这种聚焦和专注则更是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目前国内大多数非营利组织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就像我们单一的基金会囊括的应该是美国几十家非营利组织所做的事情。这种头绪繁杂、专业不强的做事风格肯定会影响社会问题的解决,甚至是问题没有解决,又制造出新的社会问题。

“摇篮到蜡笔”(Cradles to Crayons)志愿服务的体验,我很难忘记。这家机构致力于为0-12 岁低收入家庭或无家可归的孩子免费提供儿童成长过程所需的基本物品。这些物品均来源于社会捐赠,无论是生活用品、学习用具还是玩具,物品无论新旧,都保证质量上乘,以便让接收物品的孩子和家庭感受到尊严。“摇篮到蜡笔”志愿服务的过程分不同的环节,目测当天应该有8-10组志愿者团队参与,对于我们这些“飘洋过海”的志愿者来说,因为停留时间短暂,能够参与到其中的就只有分拣环节,而其他志愿者团队则被分派在标注衣服的尺码、整理、包装等适合他们的环节。

在结束此次志愿服务前,“摇篮到蜡笔”的员工对我们的志愿服务有个短暂的总结,最后我们这个团队经过2个小时的配搭与合作,一共帮助了145位美国小朋友。

在体验做志愿服务快乐的同时,我观察到这家美国慈善组织能够为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远近的人群,提供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方式,让参与的人群各尽所能。这近似于流水线的“摇篮到蜡笔”在组织志愿者参与活动时堪称“典范”。

公益慈善是大众的事业,参与人次越多,参与面越广,越能发挥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作用。目前我们的慈善仍局限于“小众”范围,在观念上,许多人认为只有捐钱捐物才是慈善,于是很自然地产生慈善是有钱人的事,是政府的事;在工作中,许多慈善机构狭隘地把公益慈善与捐钱捐物等同,而不把捐赠时间和志愿服务作为自己的工作范围。

公益慈善机构的工作对公众的公益慈善行为引领作用非同小可,大力推广志愿服务,播种“公益慈善休闲行”等能为公众广泛接受并便于实行的公益慈善方式,有待于开发推广。让公益慈善真正地融入“大众”生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6月18日下午我们参加了圆桌讨论,FISH家族基金会的总监分享了基金会为低收入家庭和个人提供服务,尤其是移民及其融入的项目。Tref Borden总监提到了与当地公益慈善组织联合服务移民,比如提供英语学习;在社区里广泛宣传绿卡办理解决公民问题相关事宜;基金会投资非营利组织,为政府提供依据,鼓励政府为移民盖房,提供法律保护等保证移民住房等,引发我们很深地思考,多方合作很好地解决了移民中的诸多问题。其实政府在此过程中整合了一些市场化、差异化的供给社会服务,推动非营利组织参与,更大程度上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作用。

美国的移民问题在某些程度上也是国内一直关注的“流动人口”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这个群体以后也会成为这个城市的主人,他们的问题也许是更深层次上的社会问题。目前,非营利组织也已参与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在社区、学校开展的融入社会、提升生活技能等活动,包括有条件地解决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口的户籍问题等。 这些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弘扬慈善精神、改变治理方式,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公益慈善的力量已不容忽视。

回顾中美慈善访学在波士顿、纽约十几天的历程,我们与美国同行们深入交流:非营利组织个人与职业发展、基金会战略及影响力、专业的评估、国际救援、资金募集、项目设计、政民合作等无不展示着各自的勇气和力量,正如主办方所说此次访学称为China Connect,希望以此为开端,在中美之间,打造一种全新的公益慈善学习、交流、合作模式。

如果说中美慈善交流1.0是请美国专家到中国,2.0是让中国公益慈善组织赴美学习,那么3.0的模式是组织赴美访学的组织代表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中国公益组织的有效性,建立长效学习和沟通机制,同时帮助中国公益慈善组织走上国际舞台,在访学的过程中,我们既是学习者,又是贡献者。 而这也正是我们下一次出发点动力和理由。

感谢主办机构提供的机会,也感谢每一位老师、工作人员的敬业、责任与付出;我感受到了中美慈善环境存在的差异,访学中每一学员的好学与自信,也感受到了人生的真实所在,只有热爱生活、内心充实以及对生命抱有积极的态度,才会让自己属于幸福!相信此次访学之旅中的学习、收获和感悟,会让更多人的生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