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交流 > 交流活动 > 正文

驶向蓝海 中美慈善3.0模式 (下)实践篇

2015-08-11

2015年6月14日至24日,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与老牛学院携手斐蓝赛咨询(波士顿)公司、TPI慈善顾问公司共同打造的“中美慈善交流3.0”访学活动顺利完成。此次项目为期11天,共有20位成员,走访了美国的波士顿与纽约两座城市,开展了19项主体学习活动,7项社区文化体验。

此次“中美慈善交流3.0”项目主要是测量评估为主线,募款为辅线,参访了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研究机构、老牌、新锐并存;项目采用讲座、交流、参观、体验等多种形式,此行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开启了“中美慈善交流3.0模式”,定制的“China Connect”环节,有基金会圆桌讨论、NPO挑战分享、中国项目展示、中国慈善与全球慈善对接等形式。

驶向蓝海 中美慈善3.0模式(下)实践篇

作者:Helen Li(李颖生),斐蓝赛(波士顿)咨询公司创始人

3.0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3.0模式和1.0、2.0模式相比,有几个特征:

主动:它不依赖专家,而是根据特定机构的需要,去利用专家,去整合资源

互动:它强调双向互动,共同参与,既输入,又输出

生动:它为持续交流、快速反馈、长期合作创造条件和机会,更加生机盎然

整体说来,3.0模式的学习和互动更为深入,参与和触及的机会也会更广泛。3.0模式的愿景,我喜欢用电网来打比方,在3.0模式下,中国慈善是全球慈善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需要时,我们从网络中取电;同时,我们也向电网贡献和输出。

中美慈善3.0,是一个机会广大的空间,值得更多有志同行一起来塑造,一起来分享各自的实践和经验。在此我分享一些自己在实践上的观察和体会。

在我看来,基金会中心网(China Foundation Center)的发展,是3.0模式的一个优秀案例。 机构成立之初,他们专门组团去美国基金会中心(Foundation Center)定点学习一周,把系统架构和运营模式都了解清楚了;成立之后,中心网的领导与美国基金会中心,持续沟通,每年至少保证一次深度见面学习和探讨;他们还与美国其它公益慈善机构保持联系,便于及时把握美国行业动态。此外,中心网也积极参与全球慈善社区的交流、组织与合作,他们是WINGS理事单位,并在多个国际场合分享其数据系统及发展经验。

基金会中心网成立5年了,虽然它是以美国基金会中心为基础来打造的,但发展到今天,已经成长为兼具本土特色和国际水准的机构,尤其是在慈善数据领域,获得了极大的国际认可和尊重。基金会中心网进入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的快速稳健发展,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我认为,其3.0模式的国际学习和参与,起了很大作用。他们的经验,也非常值得推广和学习。

中美慈善3.0访学活动

6月份结束的「中美慈善3.0访学」活动,也是我们和「中慈联中民」一起,对于3.0模式的积极探索。

这次访学活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学员对项目总体评价92分,净推荐值92%。其中一个学员,自2001年起,这是第9次参加海外访学项目,而她认为这次学习收获最大、体验最好。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整个项目是按照3.0模式的理念和思路来设计的。我重点从机构参访、互动参与和文化体验这三个方面,分享项目设计以及背后的考量。

这次访学活动的整体主题是「评估和创新」,主要有3个模块:主题讲座、机构参访、互动参与。

三个模块相辅相成,主题讲座和机构参访的设计,建立在对每个学员进行电话访谈的基础上。我们从访谈中识别出共同需求和挑战,然后制作了学员机构类型、领域和参访机构的矩阵表,最大可能地实现「学员需求驱动」。这次的参访机构,都位于我前面提到的机构金字塔的中上部,但它们中的80%是第一次进入国内公益慈善界视线。访学开始前,所有专家和嘉宾都收到了一个资料包,里面有学员简介和他们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这是「整合资源,专家为我所用」的实践。

「互动参与」这个模块是这次访学活动的创新尝试之一。虽然在前两个模块中,我们刻意为学员创造大量机会,让学员和美国的专家以及同行进行交流、讨论,但「互动模块」强调中国的学员机构作为主体来参与。

这一模块的创新之处在于,尽量「去中国中心」。简而言之,我们没有像过往的很多活动,来讨论「中国慈善」,而是创造机会,让国内机构直接参与国际对话。 譬如关于「基金会战略和影响力」的圆桌讨论会,我们中国的老牛基金会和浙江敦和基金会,和波士顿地区很有名望的Hyams Foundation, Fisher Family Foundation一起分享各自的实践,双方都表示启发很大;另一个例子是「国际慈善在海外救灾和恢复重建中的作用」主题讨论,我们中国的2位代表,一位是倡导和组织海外救灾的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刘佑平,一位是直接参与尼泊尔救灾行动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兰花草基金的张世杰,他们和美国、尼泊尔、海地的同行一起,分享各自的经验,同时探讨救灾行动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以及未来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和改善。「互动参与」模块我们安排了7项活动,非常丰富,还包括慈善交流展示酒会、学员在Cradles to Crayons这个机构参与志愿者服务等等。

明明是要展示中国慈善,却强调「去中国中心」,似乎有些反逻辑。但这是我们几个主办方的刻意选择。我会在下一部分里阐述决策细节。「去中国中心」的设计,在意义层面,反映的是我们中国慈善作为全球慈善社区的一员,直接参与全球对话,提升国际社区对中国慈善的认识。在现实层面,对中国慈善机构有2个帮助,一是扩大美国慈善社区的参与面,帮助国机构获得更广泛的经验和视野;二是帮助中国机构了解和练习这类场合对话的原则和技巧,有效传达信息。譬如在「3分钟展示」环节,来自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辽宁爱之光防盲基金会的学员,用英语讲述机构的故事。他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视角,既能代表机构特色,又能激发来宾兴趣,还能引发听众进行更深的思考,进行更深的讨论。这几位学员都表现得非常棒。

虽然「互动参与」模块的设计和实施,需要组织和调动多方资源,还需要对学员进行大量的沟通和辅导,但从长远和实效来看,是非常值得的。这次我们算是一次初步的尝试,希望在未来,有机会对这个模块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此外,关于中美慈善3.0,我们有一个很基本的理念,国际的联结、慈善的联结,说到底是人的联结。而这个联结中,要做到不卑不亢,互利共荣,「文化智力」(Cultural Intelligence),非常重要。 同时,慈善事业和人文、和社区紧密相关。所以,我们安排了多项文化支持活动,譬如参观波士顿图书馆,和管理员聊聊他们的儿童项目;体验对公众开放的中庭音乐会;在「免费日」去参观美术馆;去波士顿公园散步、去查尔斯河边晨跑、去纽约中央公园做冥想练习。我们还在他们访学之前,引导他们读书、看电影,比如「让路给小鸭子」( Make Ways for Ducklings )、「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

这些活动,让学员超越游客的身份,亲身感受当地的社区和文化、体会和本地人的互动,观察慈善怎么和公民、和社区发生关系,体验情感上的触动。

「文化智力」的提升,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些活动,至少增加了学员和本地文化的接触(Exposure),提供了新的视角(Perspective),提高了异国文化中的舒适感(Comfortability)。同时,从跨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国是个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美国是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两种语境下,有完全不同的沟通方式。参与项目的学员,大多是国内慈善行业当下或新兴的领军力量。除了沟通技能,获得文化上的认知(Awareness)和感觉(Sense),对于他们未来的国际交往和合作,将会大有助益。我10几年的职业生涯都在中美之间,把自己跨文化合作的经验和体悟,整合到访学项目之中,也算是我们的访学项目能提供的独特体验之一。

这次访学活动,很多人看到访学活动本身的3.0模式,却没有注意到访学活动本身的组织和执行过程,本身也是一个3.0合作模式。

中美双方合作举行访学活动,「中慈联中民团队」不是第一次,「斐蓝赛」不是第一次,「TPI」也不是第一次。那么为什么这次合作就是3.0模式呢?

对于海外访学,很多人看得比较简单,中方负责组织学员,美方负责行程安排和现场协调。如果只是从这个角度看,中美双方的合作,主要是运营上的配合。运营配合的确很重要,它是基础。基础没打好,整个项目都会塌陷。如果以建筑做比,只做好这一步,仅仅是造了一座房子而已。而怎么造一座楼,让有20个成员的大家庭,个个成员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居有所乐,居有所获」?这座楼外形什么风格?内装什么风格?和周围的环境如何协调?这些是设计师的考量。这些问题,对应在访学项目中就是:课程内容如何应对个人所需?访学团队向美国同行传达怎样的外部信息?构建怎样的内部文化?这类问题,都是核心问题,也不是中方或者美方主办方能独自回答的。3.0模式的访学,因其自身的属性,让它很难采用传统访学项目中的线性分工,而是需要中美合作双方更长期、更深入、更细致的交互。

全程中美双方共投入16个核心工作人员,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上配合和协调。中美双方的配合,主要是「中慈联中民团队」和「斐蓝赛」。基本工作模式是一周之初,邮件沟通本周工作计划,微信工作群跟进具体事务。「斐蓝赛」同时负责与「TPI」的合作。

我从合作的深度、协同决策、加深了解三个角度来举例说明。

在设计上,这次访学活动运用了「翻转课堂」的理念。我们安排了3次行前讲座,帮助大家提前了解美国非营利部门的状况,理解两国语境差异,消化「烧脑」概念。看似只是2个小时的微信群讲座,而背后「中慈联中民团队」的小伙伴付出了长期、大量的努力,签证确定后立即组建并维护学员微信群、安排学习时间、激励学习情绪,和我们一起引导学员使用新技术工具,反馈讲座进度和学员反应等等。事实证明,行前讲座大大提高了学员在访学活动中理解的准确度和问答交流的相关度。而行前讲座的顺利实施,是中美双方共同合作的结果。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如何向美国慈善社区展示中国慈善参与尼泊尔救灾这一具有突破意义的行动。在前期沟通中,中美双方都觉得这一事件是展示中国慈善发展的绝好话题,一是因为这是中国慈善第一次有组织地参与境外救灾,二是时机很好,事件还有新鲜度。我们的初步思路是组织中国慈善机构进行关于救灾的主题展示,以此切入中国慈善发展的新图景。

对于这次救灾活动,「中慈联中民团队」的伙伴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随着双方配合日益深入,我们也更加明确中国伙伴对于展示环节的期望。这时候,我们开始考虑调整组织和展示的形式。如果要展示中国慈善的发展,有什么比直接参与对话、参与贡献的形式,更为有力呢?同时,从受众的角度,美国慈善社区并不需要「国家宣传片」一类的信息。从文化上考虑,美国职业人士大多追求理性,不愿意对自己不熟悉的内容进行评论。而美国非营利部门,能够对中国慈善发表评论的,要么是学界,要么是对中国慈善有特定兴趣的少数机构,这样一来,与我们希望扩大影响的方向相左,另一方面也局限了中国机构获取经验的范围。

经过邮件、微信讨论,以及「中慈联中民团队」、「斐蓝赛」和「TPI」三方电话会议,我们放弃了「中国慈善新突破」的主题展示,而是选择邀请美国、海地、尼泊尔的代表,和我们中方的两位代表(刘佑平、张世杰),就「国际慈善在海外救灾和恢复重建中的作用」这一视角进行主题讨论,并与来宾互动。同时,在接下来的酒会中,刘佑平老师开场致辞,介绍了「中国慈善的新图景」,3个学员分别讲述了自己机构的项目故事。轻松的氛围,鲜明的信息,让来宾对中国慈善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之后的「吧台对话」,中美双方来宾对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

这一环节的最终呈现,和我们起初的设想,相距甚远。但事实上,这是更有效的方式。从我们后来获得的反馈看,参与的来宾一致好评。

在中美慈善交流中,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去中国中心」,既是一个姿态,也是一个策略,将为中国慈善在国际慈善舞台赢得更大的空间。这是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极为重要的收获之一。而这一洞见,如果没有三方的信任和配合,是很难获得的。

这次合作和互动,也大大增进了我们对「中慈联中民团队」团队的了解。和我们配合的这支团队,非常年轻,却非常敬业、极为高效。她们会在晚上10点回到办公室,只为提供一份版本更新的文件;她们会一天之内跑3次银行,只为让我们按时收到合同款项;她们可以在一天之内集齐20个学员的简介,在2小时之内统计好临时所需的学员地域信息。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尊重和理解,我们会舍得让部分工作归零,调整项目相关设计,配合学员人数从15人增加到20人的改变。 对于「斐蓝赛」和「TPI」这样的职业服务公司而言,这是很大的配合。

远程项目协作缺乏面对面的实时沟通,而跨文化协作的挑战就更大了。三个执行机构有各自的文化和风格,但最核心的是共同的理念、对目标的清楚认识、职业的态度以及彼此的信任和尊重。因此,我们得以构建一个合作的平台,让中美三方各自贡献自己的长处:「中慈联中民团队」对中国慈善的专业知识和培训组织的经验;「TPI」对美国慈善和全球慈善的经验和资源;「斐蓝赛」对中美慈善和中美文化差异的把握以及项目设计的经验。所以这次合作,不仅有效,而且很愉快,对我们也是极好的学习过程。

整个项目中,「斐蓝赛」和「TPI」总计投入近800个小时,「中慈联中民团队」团队投入约460小时。这些投入,远远超出了我们几方的预计。虽然中美执行三方各自都有丰富的访学组织经验,但这次合作,让我们得以一起探索新模式,尝试新方法,获得新洞见,实现我们任何一方都无法独立完成的目标,共同把访学类活动的设计和执行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样的成果,如果没有深度的合作,很难达成。这也是我倡导3.0模式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斐蓝赛」的实践蓝图

既然我观察了「中美慈善3.0」的趋势,我也分享一下我们自己对这一实践的机会。 斐蓝赛咨询(波士顿)公司的使命是整合美国的资源,帮助中国慈善提高效率和影响力,促进中国慈善早日成为全球慈善重要的一员。对我们而言,3.0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我们自身的使命、优势,我们的蓝图在下面三个方向:

China Connect【联结】:设计、实施多个机构参与的主题访学项目,帮助国内更多机构获得3.0模式的体验和收获

China Click【深耕】:针对单个机构的特定需求,定制参访项目,提供对标咨询,匹配对标机构和资源,设计3.0模式的战略、辅助谈判和实施

China Collaborate【合作】:探寻中美慈善机构之间共同参与的合作机会,促进、辅助或参与项目合作

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国内机构和我们一起来探索,一起来开拓。

中美慈善3.0模式的实践工具和建议

3.0模式的几个特点是:主动(特定目标驱动,利用专家,整合资源)、互动(双向参与)、生动(持续互动、快速反馈、直接经验)。

再回顾一下,大家需要理解的是,在现阶段,3.0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这个投入不仅仅是资金上,而且也包括时间、精力。

但是,正如我在上篇所说,目前对3.0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无论对于机构自身发展,还是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既有助益,也有意义。同时,也如我在前面描述的例子,3.0模式可以达成1.0、2.0模式下无法企及的效果,可以实现任何一个机构无法独立实现的成就。如果实施得当,3.0模式是「性价比」(Cost/Benefit)或「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极高的方式。

3.0模式的实践,应该是战略层面的考量,而不单纯是技术层面的考量。我给出一些工具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1. 如何借助Cynevin框架,判断参与3.0模式的形式?

Cynevin框架由英国学者Dave Snowden提出的一个辅助决策框架,旨在帮助领导人识别不同的问题场景,并根据不同场景选择不同的策略。我们可以借用这个框架,来思考公益慈善机构的问题场景,以及中美慈善的相关对策。

这个框架把组织通常面临的问题场景分为五类:

简单型: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常明确,通常有最佳实践;很多流程相关的问题,都属于这一类,譬如机构的财务管理系统、理事会组建方式、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方式等。

复合型:问题发生的因果关联不明显,但可以借助专家或专业工具分析得出;问题的解决可能有不同的方案,没有最佳,只有最适合;很多非营利机构的战略规划、项目设计、项目评估相关问题都在这一类。

复杂型:问题有很多未知变量,有大量信息,缺少前证模型。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观察、摸索、调整,尤其要敏锐注意规律和模式的呈现。商业领域譬如业务转型、开发全新产品等;非营利部门如探索大数据、影响力投资等新实践。

混乱型:信息混杂、快速变化就、涉及多方主体。危机处理的场景,是这类问题的典型。解决的方式是快速行动以重建秩序,密切观察反应和趋势,快速调整和应对。

失序型:不属于上述四类场景的问题,归入这一类。一般说来,解决办法要么是稍待事态明朗,或把问题分割,直到能纳入上面四类。

Cynefin框架可以做很深的讨论,但在此,我们只就中美慈善3.0模式相关的视角来做一些探讨:

「简单型」和「复合型」两类问题,是可以专业求解的。只要你的问题不是有很多未知的变量,它的解决,一定是有方法的。所以你需要做的,要么寻找专家,要么寻找专业知识。如果你的问题属于这两类场景,却在国内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3.0模式可以帮助你打开视野,在更广大的国际空间里求解。

识别问题场景时,一定要理解:问题和场景具有相对性,尤其是对组织和领导人个人而言。同样一个问题,在机构A是「简单型」,可能在机构B就成了「复杂型」。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视角从国内拓展开来,很多在国内缺乏前证模型的「复杂型」问题,其实在国际上也许只是「复合型」问题。这类问题就非常适合以3.0的方式,进行专项研究和对标学习,节省大量的探索成本。再反过来,我们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中解决的「复合型」问题,美国机构到非洲去,也许就变成了他们的「复杂型」问题,而这时候就是我们可以作为「专家」的场景了。

领域内的「复杂型」问题(区别于机构内的「复杂型」问题),不能依靠「专家」求解,但需要密切关注规律、模式和趋势,根据呈现的模式,探索求解。在中美慈善3.0的实践上,它带给我们3个启示:1)我们需要和美国信息前端保持密切联系,有的人会选择跟踪文献,但更为有效地是与信息源头的人和机构保持互动;2)这类问题,我们中国机构不必亦步亦趋,应该大胆探索。即使后发,一样可能做出贡献;3)这也提醒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审慎对待当下盛行的各类论坛类活动,尤其是「复杂型」问题相关的论坛和会议?

总结一下,中美慈善3.0与Cynefin框架的结合在于,借助美国专业知识和工具帮助我们解决「简单型」、「复合型」和部分「复杂型」问题,共同努力求解领域内「复杂型」问题,同时贡献我们在特定问题上的经验。而实施的第一步,是我们需要清楚地界定问题。虽然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本文探讨的范围,但据我观察,因为问题界定不明导致目标不清、方法不当的情况,在中美慈善交流学习中并不少见。希望Cynefin框架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

2. 如何识别专业机构和专家?

这部分建议提供给可以直接用英语进行研究和交流的人士。 如果你已经界定了问题,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寻找和识别美国相关领域内的专业机构或专家。如果你不具备相应背景知识,也不会使用高级搜索,直接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查找,可能是事倍功半。我介绍3个捷径:

善用集成型网站:

这些网站汇集了大量非营利机构的信息。尤其方便的是,美国非营利部门的问题领域,有一套专门的分类方法(NTEE分类法),国税局要求非营利机构提交统一的990报表,这就保证了不同机构之间数据具有可比性。在这类网站上,适当组合搜索条件,不难识别出某个领域内表现突出的机构。这类网站包括:Foundation Center, GuideStar, Charity Navigator等等。同时强烈推荐Foundation Center的Issue Lab,这个网站汇集了不同问题领域的各类研究、报告、案例,可以设置不同的搜索条件。即使不读报告,也是一个获得行业图景,「顺藤摸瓜」找到优质资源的好地方。

关注领头型基金会:

美国很多优秀基金会都聚焦特定问题,以推动问题的最终解决为使命,因此他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支持相关研究、分享和传播有效实践、构建细分领域。找到你所关注的问题领域内的领头型基金会,跟踪他们的动态,关注他们的研究,你就登上探寻优质资源的快车了。

关注专业协会:

美国非营利部门生态系统完善,形成了大量细分领域。很多问题领域、职能部门都有专业协会、机构联盟、从业人员的职业网络等,这些协会是获取有效资讯的便利通道,譬如老龄问题领域有National Council on the Aging,家族慈善领域NationalCenter for Family Philanthropy;募款行业有Association forFundraising Professionals,基金会的职场年轻人还有EmergingPractitioners in Philanthropy。而我尤其鼓励,有条件的机构或个人,可以选择加入合适的协会和网络,离源头更近。

3. 资源匮乏的机构如何实践3.0模式?

不可否认,3.0模式的系统实践,需要可观的投入。可是如果你真正理解了3.0模式的实质,现在这个时代,也可以有很多经济适用的方式,我称之为「3.0因子」的实践。举例说,如果你语言不错,可以直接联系美国的对口机构,或者参与网络社群讨论;Coursera、EDx、NovoED等MOOC平台,有许多适合公益慈善机构和社会创新机构的课程,参加这些课程,是为自己构建一个大支持网络的好途径。

海外华人是一个远远没有撬动的慈善资源。我在访谈中也呼吁海外的华人,积极参与到支持中国的慈善事业中去。你身边总有几个在美国生活工作的亲友熟人吧?他们的生活、工作中大量接触到非营利部门的服务,只是他们不自知而已,也许是他们的孩子参加的暑期阅读、游泳比赛,也许是他们自己参加的校友活动,也许是走在路上随手收到的传单。如果你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为什么不让他们成为你的「大使」呢?让他们介绍自己的体验,去帮你聊一聊,去帮你牵个线,这些都不是难事。

缺乏语言能力怎么办?凡事总有方法:寻找你的「信任代理」(Trust Agent)。

更大的挑战不是向外的拓展,而是对自我、对自己机构的认知,知道自己在哪里,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3.0模式也好,3.0因子也好,当你把这些问题理清楚了,3.0模式能帮你走得更快,走得更稳,帮你飞得更远,飞得更高。

实践篇结语

6月的访学活动结束至今,已经一个月了。回头来看过去几年的中美慈善空间,借用德鲁克(PeterDrucker)的话,3.0模式的「趋势已现,只是未见」(Visible,yet not seen)。

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努力,却无法决定时机。 而处于当下的中国社会部门,便是最好的时机。

如果这篇长文的某一点让你心有所动,现在就启程吧。窗外,星月皎洁,它们会照见你,我,我们一起踩出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