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年专题 > 广州峰会 > 新闻资讯 > 正文

全球视角下的社区慈善模式—中慈论坛广州峰会主题演讲

2015-06-11

为探索社区慈善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促进国内外经验交流和模式分享,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向基层化、专业化、纵深化发展,6月9日,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慈善论坛广州峰会暨广州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在中山大学举行。

本次峰会以“社区慈善+”为主题,从“全球视角下的社区慈善模式”和“中国社区慈善发展的模式探索”两个角度展开探讨,其中在上午的“全球视角下的社区慈善模式”主题发言上,欧洲社会创新之父迈克尔诺顿、苏州大学教授王卫平、台湾社造联盟理事长卢思岳、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智库中心主任胡小军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

欧洲社会创新之父—迈克尔诺顿的演讲主题是“社区慈善和社会创新”。他结合“筹资网络”、“伦敦马拉松”等大量英国社区慈善的案例,向参会代表阐述了英国社区慈善在筹资方式、志愿服务动员和政府合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他认为,社区慈善在筹资方面的选择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政府直接资助,也可以采用社区基金会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社会投资的方式,用商业思维将政府资源、社区组织、社区公众、企业部门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资金的循环效益,得到可持续发展。他认为,社区慈善的本地化非常重要,政府和社区组织应该鼓励、支持本地居民贡献时间和金钱,参与本地捐赠和志愿服务,并结合本地需求开展募捐推广活动,从而提升社区组织的自主运作能力和财务自主能力。政府部门应该通过购买服务或进行资金配比的形式,支持社区组织开展需求对接,设立社区发展基金等方式来开展小型的服务项目,甚至可以资助居民个人开展社区创新项目。一般而言,社区慈善规模越小,则社会效果越好。社区慈善的创新在于建立多方合作的伙伴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大众活力和创造性,以及培养社区居民的共荣感。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院长王卫平教授从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角度,通过大量的史料和专业的分析,深入发掘了中国历史长河中慈善基因的继承、传递和发扬。我国的社会救济事业一直有政府主导,这和西方发展历史有着明显的区别。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救济政策。西汉时期,政府颁布的养老令、悲田养病房等政策已经日趋完善,同期,民间慈善在宗族和宗教中已经悄然兴起,呈现自发、零散的形态。到宋朝时期,政府的社会救济机构已经较为完备,民间慈善的组织化也逐渐成形,如以范仲淹发起的范氏义庄,就是宗族内部管理公产,实施慈善救助的民间机构,被后世所效仿。明清时期,民间慈善日益兴盛,如“同善会”等社区型慈善组织已经出现,这些民间组织开展募捐活动,宣传政策、教化人心,实施救助,并通过《正信录》等文件形式向社会公示资金使用情况。我国古代的慈善事业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慈善事业的基本要素,这就为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提供了条件。进入近代,受西方思潮影响,我国慈善事业出现了从重养轻教到教养并重的理念变化。慈善机构日趋多元,分工明确,出现了募捐机构、实施机构和协调机构并存的新格局。各界募捐、义演、发行福利彩票等新的募捐形式已经大量出现,基本形成了现代慈善事业的雏形。

王卫平教授还根据对中国传统慈善历史的研究,提出了对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启示。他认为,我们要坚持救济和教化并重的慈善理念,建立政府、社会舆论和组织自律相结合的多重监管机制,要进一步发掘和发扬中国慈善传统,比如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和管理者必须要坚持道德、人品高尚,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品端方,公正廉能”。

来自宝岛台湾的台湾社造联盟的卢思岳理事长分享了台湾社区营造从无到有,从历经坎坷到蓬勃发展的历程。台湾社区营造运动二十年来,已经成为温和渐进地改变社会、教化人心的重要力量。台湾的社区营造以培育公民为目标,强调社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重在培养社区居民自我诠释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区居民赋权、增能和培力。其总体思路是连结本地特色,符合社区需求,以社区参与为主轴,深入了解和发掘社区的人、文、地、产、景等内部资源,找出特色,从人文教育、环境景观、环保生态、产业发展、社福医疗、社区安全六个角度为切入点,让居民认识社区,形成社区意识,建立文化认同,开展社区的整体营造。在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后,灾后社区面临家屋、环境、文化、产业、社福等全面重建的急迫需求,也直接造就了台湾社区营造的兴盛,各社会团体、社运组织纷纷进驻灾区协助重建,各地灾区也陆续成立民间重建团队,其中部分组成“台湾社区重建协会”,“台湾社区重建协会”联合其他民间重建团队与台湾当局协商,改变过去“代理操作”的做法,促成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于2002年在灾区设立4个“社区营造中心”,对基层社区进行培训辅导的工作,此模式于三个月后扩及全台其他非受灾地区。政府在2004年将此机制扩展至县市层级,随后几年“行政院”各部会陆续仿效,确立了将中介组织引进社区营造政策,建立长期培训辅导机制、社区提案和评审机制、培训辅导和检测评估机制的进阶版做法。在这个公私协力的社会网络连接中,政府补助社区经费和购买服务,专业机构和学者提供咨询和辅导,社区组织具体实施,三方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互动,相互配合,已经成为台湾社区营造的典型模式。

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智库中心胡小军主任以广州本地的实践经验为例,对社区慈善的发展路径和模式进行了缜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社区慈善的根本在于社区居民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发展社区慈善,是社会治理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公益市场化的另类道路,是回应社会多元化需求和本地化社会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社区慈善有着三重含义,一是公共空间,不仅是地域空间,也是可以相互交流的人群组成的空间;二是价值理念,以社区的需求为本,动员激发社区居民的潜能;三是一种工作方法,以小而多样化的公益方式回应社区需求,解决社区问题,增进社区福祉。他认为,社区公益的功能在于,一是本地资源的动员与整合,以及本地捐赠者的持续参与;二是培力,是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成长,是社区弱势人群的参与和融入,是培养具有公民美德的积极公民,是本地社区公益领导力的构建;三是信任,是多元主体参与和协作,打造透明度、维护知情权、建立公信力,将传统的施受关系变成伙伴关系,实现互惠主义的公益服务模式。社区慈善是个庞大的体系,包括捐赠体系,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每个体系下都包括很多子系统,社区慈善本身就是社会创新的具体体现。胡小军教授最后指出,授人以鱼是传统慈善,授人以渔是关注发展,而渔场营造和渔业革新才是社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