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年专题 > 2014中国慈善论坛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中国慈善联合会在京召开灾害应对研讨会

2014-06-27

2013年5月12日,在汶川大地震5周年之际,中国慈善联合会在北京召开“从汶川到芦山,慈善组织如何在救灾中发挥作用”的专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从民间视角出发,以NGO救灾为主要关注点,探讨政府、NGO、志愿者、公民、媒体等多种力量如何形成合力,改进原有政府一家唱独角戏的救灾模式,建立慈善组织和政府间的联动救灾机制,构建适应新形势的救灾新模式。来自慈善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志愿者、学界以及媒体的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阳光媒体集团、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共同主持。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神华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凌文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致开幕辞。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彭建梅,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忠祥,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胡晓春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前,全体与会人员集体肃立默哀一分钟,向在雅安芦山和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表示深切哀悼。

研讨会分两个环节,一是慈善组织如何和政府间建立长效的应急救助协调机制;二是慈善组织之间如何建立长效应急救助联动机制。

曾参加512汶川大地震和雅安芦山地震的慈善组织代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爱德基金会、神华公益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分享了各自参加救灾的经验;志愿者代表、学术界代表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也分别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

与会者认为,在四川雅安芦山的抗震救灾行动中,以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捐赠企业和个人为主的民间救援力量成为政府救灾力量的有力补充,表明一个政社互动、联手抗震救灾的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国家民政部对社会救灾捐赠管理进行了改革,未由其号召全国性捐赠动员;社会劝募由社会组织自由进行;也未指定捐赠款物接受单位,这一举措不仅受到了社会舆论的肯定,也在雅安芦山取得了很好的救灾效果。

同时,与会者对4月19日刚刚成立的中国慈善联合会寄予厚望,希望其充分发挥慈善组织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对慈善行业和慈善组织的引领作用,引导慈善组织和爱心企业、个人进行高效、专业、有序救灾;建立健全慈善行业备灾预案;总结芦山抗震救灾的经验和教训,建立完善政社互动机制;建立健全慈善信息平台;把高科技和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救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