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6年专题 > 1609深圳论坛 > 主题演讲 > 正文

梁钦元

2016-09-21

讲到慈善,我注意到论坛底下特别讲清楚要接通中国善道,在研究中西异同的过程当中,梁漱溟先生提出了文化三路向的观点,其中指出西方文明的优点与长处在人与物的文明,而中国文明的悠长在人与人的文明,而且他自己概括地认为中国文化的优点与核心就是两句话:一,向善之心强;二,相与之情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不妨在儒门孔学里了解究竟孔子对人与人以及我们对社会这种体验和观瞻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能够了解到的就是大家都在解读孔子,他留下的只是一些文字的符号。在这个意义上,梁漱溟先生特别提出不要在文字符号上纠结,还要回到生活当中去看清真实的场景,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特点。他自己在1934年就指出讲明孔子的人越多都以为自己讲明了孔子,但是越是这样就越加混乱、纷杂,使得问题变得更加的晦暗。为了不重蹈前辙,他强调要往高深玄妙处下工夫,如果仅仅着眼于这一点,我们大致可以找出一点头绪,让我们能够看出孔子真正的优点与长处何在。

孔子当然是一个多能的人,六艺方面样样精通。梁漱溟先生特别提出来,他说孔子到了70岁,他达到的境界是从心所欲,我们岁数比他小,我们怎么敢随便乱讲他70、60岁的境界是什么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心要放平,要回到最本源的东西了解。不管他怎么讲,可以看孔子讲的一点是确定的、是踏实的、是粗浅的,就是他在讲自己的生活。所以梁漱溟概括第指出儒门孔学有四大要点:这种调和的哲学思维,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尚情无我的人际关系,以及求仁求安的道德追求。孔子要求每个人在启发各自的理性自觉,让我们相信自己,而不是相信旁的什么东西。所以在人生价值上,我们追求的就是不断的让自己有新的提高和成长。

我们可以清楚他的心里很通达,他的心很自在,生机畅达。在这一点,我愿意特别强调,就是梁漱溟先生指出儒家并不是不要冲动,也不是要平易它,而是让它从根本、从他的人心发出来,儒家的道德不是压抑的道德。礼法并不是儒家真正所在,因为礼法是强重从我,而孔子要求我们相信自己的理性直觉,孔子倡导的只是礼俗而不是礼法、不是条规、不是硬性的规定。梁漱溟先生特别制出向上之志不立,儒学即无从入手,必须实地做这种生活,你才可以讲这个东西,如果仅仅把它当成思想、当成哲学去研究,那就完全没法讲清楚,也根本无法讲起。

最后我分享两段我祖父的话,就是孔子毕生之力就是让自己的生命顺适通达,嘹亮清楚。人类的本性不是贪婪,也不是禁欲,不是驰逐于外,也不是清静自守,人类的本性是很自然很条顺很活泼如流水的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