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年专题 > 1603两会 > 其他 > 正文

龙墨:听障儿童救助需用长期制度替代短期项目

2016-03-08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龙墨表示,希望国家对于听障儿童的救助,由短期的项目变成长期的制度,给听障儿童更坚实的保障。

作为从事为残疾人服务工作的从业者,龙墨一直关注听障儿童的福利。据统计,我国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3‰,遗传性因素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遗传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随着国家放开二孩政策,新生儿数量增加,客观上听障儿童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听障儿童的早期筛查、辅具配备、康复、学前教育都值得我们关注,只有在这些方面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让他们未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当中。”龙墨说。

她告诉记者,目前的问题在于,国家对于听障儿童的投入非常大,但都是单项救助,也有名额限制。一方面,项目的运行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审批,到底能持续多久,也会让听障家庭担忧;另一方面,项目的参与需要听障儿童申请救助,且有名额限制,很多听障儿童无法享受到这一利好。因此,龙墨建议,将听障儿童的救助纳入到制度当中,纳入到医保当中,例如,报销听障儿童的康复费,报销一部分辅具配备,减轻听障儿童家庭负担。

谈到这个建议的可行性,龙墨认为,近年来对于听障儿童的救助项目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基础,这为将来制度化保障听障儿童打下了基础。“当然,有些方面还需要细化。比如有的辅具很昂贵,一款合适的助听器的费用要几万元,在哪里配,怎么报销,都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此外,龙墨还提出建议,希望义务教育往前延伸,把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当中去:“对于残疾孩子来讲,6岁前的学前教育和康复非常重要,如果这个阶段得到好的康复,后期可以完全融入主流中。”

关于残疾人工作者,龙墨也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提高残疾人工作者待遇,让他们愿意从事这个职业,只有他们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直接对残疾人的康复产生好的效果。二是建设专门的康复大学,培养专业的残疾人工作者,应对二孩增加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