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年专题 > 1603两会 > 行业 > 正文

刘红宇:精准教育扶贫,社会组织大有可为

2016-03-10

近20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在教育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即便如此,农村教育依然相对落后,师资不足,不能满足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社会组织在精准教育扶贫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

社会组织已踏上教育精准扶贫之路

贫穷的代际传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天教育的缺乏。刘红宇说,目前农村地区的教育形势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农村教师整体水平较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且流失严重,即使有特岗教师制度的补充,但是由于特岗教师的岗位不稳定,加之教学能力有限,仍然不能满足整体需求。

“我理解的精准教育扶贫,是相较之前以短期支教为主的粗放式教育扶贫而言的,是指针对农村地区特有环境和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不同区域和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扶贫、治贫方式。”刘红宇告诉记者。

刘红宇多年来热衷于公益事业,也曾考察过多家致力于教育扶贫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她发现,农村地区普遍缺乏优质的教育,虽然社会各界对于乡村教育的关注和公益的热情高涨,但是很多个人或组织所进行的支教活动,因缺乏持续性、没有准入门槛、不注重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当然,在她看来也有在支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例如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的“美丽中国”项目(以下简称“美丽中国”),该项目以“让所有中国孩子,无论出身,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为愿景,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精准教育扶贫之路。

“美丽中国”精准教育扶贫模式行之有效

“经过亲身参与,我发现一些一直致力于支教服务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已经探索出一套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的精准教育扶贫模式。”刘红宇说。以“美丽中国”为例,其通过培养一大批懂教育、有信念、有能力的志愿支教教师前往农村地区长期轮换支教,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精准教育扶贫模式。

刘红宇考察后发现,“美丽中国”两年接力支教制度,弥补了当前短期支教的弊端,为乡村教育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他们来自重点高校,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具备优秀的教学技能,并对农村教育怀有持续关注的高度热情。

同时,“美丽中国”通过邀请一流的专家、培训师对支教老师进行4-5周的入职培训,从根本上提升乡村教育师资。除了专注于支教老师的培训,美丽中国也同样关注当地乡村教师的提升,长期与当地乡村教师分享培训模式,能够为他们补充优质的学习资源,提升教学能力。

除此之外,“美丽中国”和地方政府合作,以引进优质教师资源为突破口,以乡镇中心学校为基地,以承办乡村“美丽小学”为重点,以点到面,普遍提升乡村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乡村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借用成熟的经验,引入社会组织优质资源

“各级政府在精准扶贫、发展农村教育的同时,可以与‘美丽中国’这样的公益项目合作,引入社会组织的优质资源,借用他们成熟的经验,做新的有益的尝试。”刘红宇说。

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精准教育扶贫,刘红宇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她建议,改变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的不合理状况,加大对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并将投入的大部分用于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和培训,以及向各类社会组织采购相应公共服务。具体表现为,通过国家财政的投入,政府编制相应预算,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并将在农村教育领域有影响、有成果的社会组织纳入精准教育扶贫的合作对象,采购相应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引入其成熟的模式和优质的资源,并加以吸收和利用。

她呼吁,鼓励和优待投身公益的优秀人才。对参与过政府采购的精准教育扶贫项目的社会组织的志愿者,建议国家对其进行补贴,减轻社会组织的负担,使得相应社会组织能够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扩大提供公共服务。此外,除了物质上的优待,还应在精神上予以表彰和鼓励,建议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志愿者,参考团中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标准,在志愿服务结束后给予相应优待。

她还建议,初期将社会组织作为试点,推进人才两年短期支教模式常态化试验,尝试变成中国农村学校的标准制度,从一个社会组织的行为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计划,持续为农村教育的末梢输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