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年专题 > 1603两会 > 儿童 > 正文

刘长铭:关爱留守儿童 就是储备人力“富矿”

2016-03-10

中国的目标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乡村的孩子、留守儿童是人力资源有待开发的“富矿”,他们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发展可能,未来可以成为各行各业的人才。

3月9日,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上提出上述观点。

全国妇联在2014年 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推算,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 6100万,超过全国儿童的五分之一。对此,刘长铭提出,留守儿童是国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父母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因此,全社会应该更加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为此,刘长铭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要强化政府责任。他说,教育是一个民生工程。其中,特别要重新认识乡村学校存在的意义,过去“撤并”学校是从效率考虑;但现在可能要有一个新的认识——乡村学校的存在,对于乡村文化的建设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全社会要关注留守儿童。刘长铭表示,留守儿童和城镇的孩子相比,可能没有较早地进行知识、技能上的开发训练,但是,只要社会对留守儿童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支持,未来他们会成为各行各业的人才。

刘长铭强调,中国的目标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乡村的孩子、留守儿童是人力资源有待开发的“富矿”,他们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发展可能,“如果不给予留守儿童和乡村孩子足够的关注,那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个目标就无法实现”。

第三,应该研究留守儿童的需求,以及乡村办学的规律。刘长铭认为,乡村学校不能是城镇学校模式的复制,乡村的教育,也不是城市升学教育的一种简单移植。

当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时,需要在情感、心理方面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在此基础上来认识乡村学校的发展特点,要研究“怎样把乡村学校打造成一个他们温馨的家,能够更好地调节他们在学校的生活,来补偿他们父母不在身边的情感需求”。

刘长铭特别提出,乡村学校无论如何,都难以或者不可能完全替代父母;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式使得孩子和父母的感情更加拉近,比如现在通讯手段十分发达,可以用视频的方式让孩子和父母经常沟通。

第四,在研究乡村学校办学规律、教育特点的基础上,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有了好老师就有好学校”,除了利用技术手段向乡村学校、乡村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之外,还要总结留守儿童的教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培训。

第五,可以通过购买人才扶务、购买教师服务的方式,解决乡村学校阶段性的师资不足问题。刘长铭提出,在考察乡村学校的时候,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乡村教师的缺编,教师师资不足。对此,可以尝试培训一批自由的教育工作者,政府则可以购买教师的服务,有利于教师合理的流动,继而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他认为,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原额编制受限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