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年专题 > 1512安利 > 往期学员风采 > 正文

王潇

2014-03-05

我出生于1982年2月,汉口。家里籍贯江苏苏州,解放后才举家搬至武汉,可能是喝长江水长大的缘故,从小就被爷爷嫌弃,比起喝湖水长大的女性长辈们,没有温婉,只有泼辣。爷爷奶奶都是旧时上海银行职员,海派风格,一直很遗憾后辈们迅速的“汉化”了。

到武汉后,爷爷奶奶仍旧在银行系统,父亲是独子备受宠爱,和同样是江苏人的母亲婚后2年便分手了,那是1983年。我自小跟随爷爷奶奶和父亲生活,三个姑妈悉心照料,即使父亲另有几段失败的婚姻,家里多吵闹,也不觉生活与其他的孩子不同。父亲80年代下海,多年经商,这也是我毕业后从事发展工作最大的后盾。

求学是顺利的,从幼儿园至高中都在同一个社区,步行不过20分钟。因为从不苦读,中考和高考都轻松地进入普通高中和本市的普通大学,离重点不远却从来不及,因此获得父亲“王二类”的称号。初中开始对阅读有一些兴趣,看书很杂,从硬科幻到三毛。回想起中学时期的阅读经历有些懊恼,女孩子还是少看张爱玲为好。启蒙是在大学二年级,还是因为一本书:摩罗的《耻辱者手记》,阅读应该是一张地图吧,一站一程早就标注好,只等你走到。大学时期没有什么香艳的故事,只是图书馆和宿舍。

2004大四那年知道了“NGO”这个名词,但并不知道会和自己发生什么关系。毕业前夕短暂的深圳打工生活焦灼而迷茫,辞职后赴云南旅行数月,显然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并不是良药。而后有幸通过了团中央扶贫接力计划,去往广西的一所乡村小学支教一年,而后转辗南北,甘肃,内蒙、安徽、北京、四川,发展工作从理想变成职业,旅行从理想变成了生活方式。所幸在不同的发展机构,国际的、国内本土的,一直都有反思的意识,每一段经历都是成长,相识相知的伙伴们是最宝贵的财富。几年中经历了几段感情,大龄文艺女青年面对婚恋问题总是矫情的,幸运的是2010年在四川龙门山遇到了现在的老公,有了一个小窝和快2岁的儿子。

说到人生目标,并不求职业发展,能够养活自己,去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走一走,尽可能的做好每一份工作,爱朋友,爱爱人、爱自然,应该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