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年专题 > 1512老牛 > 最新资讯 > 正文

【美国访学季回顾】王昱:灵活多元的美国慈善

2016-11-30

王昱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助理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于2009年9月10日获国务院批准,2010年1月12日正式成立,是具有民间性质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华儿慈会遵循“以慈为怀,从善如流,呵护未来,促进和谐”的理念,倡导“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的精神,按照“管理、运作、监督”三结合的工作模式开展救助活动,传播慈善理念,弘扬慈善文化。

中华儿慈会现有自主项目7个、专项基金18个、合作项目18个。截止到2016年下半年,共募集善款8亿多元,其中个人捐款占总数的54%;企业捐款占总数的46%;救助80余万困境少年儿童。中华儿慈会先后被民政部授予“中国慈善推动者奖”、“中华慈善奖”等荣誉称号。在《福布斯》公布的以“透明”为指标的2012年—2014年“中国慈善基金榜”中,中华儿慈会在全国公募基金会中分别排名第二、第二、第五名;在2015年的第十二届中国慈善榜中,中华儿慈会位列中国十大公募基金会第十名。

今年10月15日至30日,我作为老牛二期班学员参加了中国慈善联合会举办的老牛学院“2016基金投资高管培训”项目美国访学之旅。访学地点集中在首都华盛顿和纽约两个城市,在半个月的课程和活动里,通过学习、交流、参访、体验等各种形式的多元结合,收获非常大,不仅有对慈善认知层面的提升,对公益知识体系的完善,更有对内在心灵的撞击,对于我个人来讲是一次非常难得宝贵的公益之旅。

在这次的出访活动中,我们接触到了诸多美国优秀顶尖的慈善机构,获得了丰富的交流展示机会。同时,我们也积极与美国同行们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中国慈善的发展和现状,而更可贵的是合办方还为学员们提供了体验美国志愿精神文化的多项参与式活动,让我们都印象深刻,这都是让人终身难忘的记忆。

学员们在北弗吉尼亚救世军成人康复中心深入体验接触在那里服务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观

老牛学院“2016基金投资高管培训”项目美国访学之旅,围绕基金管理、项目投资回报、慈善评估标准、透明监管审核等等议题,让我感受到:在美国,第三部门即是一个与政府紧密相连的体系,也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又有成熟的政策机制保护其尽可能良好发展的结构体。这样一个灵活多元的美国慈善,不止是依托政治体制的优势、也是基于美国宗教历史和慈善文化的长期积淀。

核心观察与发现

在这次访学活动中,通过对美国慈善机构的参访、与美国同行和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我的核心观察与发现主要有三个:

(一)组织公益性与社会资本互利互惠、由法律制度护航

美国首都华盛顿被美国人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心脏”,它位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交界处,它的全称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各类慈善组织林立,美国十大慈善组织中的联合劝募会(United Way)和救世军组织(Salvation Army)都在华盛顿特区。我们也深入从历史到文化,从自然到人文,从科技到创新,全方位地体验华盛顿的精彩纷呈,深入了解这个特区的政治、文化氛围。而纽约位于美国纽约州东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纽约坐拥大纽约都会区的核心地带,是一座世界级国际化大都市,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中心,其GDP于2013年超越东京,位居世界第一。纽约的经济地位也决定了它的慈善组织的丰盈和多元化,针对纽约慈善组织进行服务和管理的机构也是非常的完善。

华盛顿的基金会委员会的研究员Tania为大家讲解就基金会做的投资方面的研究

1920年到1945年是美国公益慈善组织发展非常有意思的阶段,商业化和商人及企业参与慈善影响了整个美国的慈善文化。如今,我们知道美国公益慈善有强烈的市场化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这期间有很多成功的商人参与社区建设,把很多商业理念和思考带入公益慈善当中。社区基金会等伊始都是商人建立和推动的,所以美国公益慈善常有很强的商业特征。那么社会资本与慈善公益如何相结合呢?

我们了解到在美国,公益慈善组织是用税法来确定的,即501(C)(3)条款。此条款包括两种功能型组织,一种属于公共福利,比如红十字会、联合劝募,还有很多服务于公众的非营利组织。另一种属于会员制,服务于小众群体,但同时也在创造公共价值,所以也被容纳在501(C)(3)下。公益慈善组织是因为它们的公益性体现在他们对社会事务的参与,体现在社会资本的建立、互助互惠、和行业利益和价值倡导。这样的一个特点和理念始终贯穿于我们所有参访、交流的美国慈善机构中。

摩根路易斯律师事务所(Morgan, Lewis & Bockius LLP)的非营利组织专家肯伯利•艾雷(Kimberly Eney)律师在为大家讲解美国对资金的管理以及慈善信托资产的受托人管理时,我们才明白了法律核心是UPMIFA法,也就是统一机构资金管理法。华盛顿的基金会委员会社会革新处副主任 John Cochrane介绍道在公益性支出上,私人基金会每年必须花费总资产的5%(包括行政费等慈善活动),公立慈善组织则没有这个要求,可以自由决定。但是即便没有法律规定,但是根据研究,公共组织每年仍然有4%-6%的慈善活动支出。这也主要是因为公共基金会为了长期发展,永续经营。联博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国际金融理财师 Brad M. Hawkins为大家讲解美国慈善基金会投资指南,也提到慈善捐赠把资金捐赠给有一定资质的慈善组织,这种捐赠一般都是自发性,不能期望从中得到什么利益,而所谓资质型慈善组织由美国国税局进行认证,只有认证合格的慈善组织才能接收慈善捐赠。在马里兰大学特意为我们安排的中国事务办公室高级研究员Ken Hunter为大家讲述美国的慈善精神里,也深刻体现了这种特色灵活的制度和理念是基于美国特有的慈善文化精髓,就是美国在创建慈善法律时更多基于人人平等,而不仅仅是考虑商业团体和精英,无论什么人、无论其宗教、种族、职业如何都可以自由结社,建立自己的圈子和组织。更大推动了社会资本融入慈善运作,保护公益组织的生存空间、又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不失其公益性。

(二)公信力的打造来自于:行业自律、法律约束和第三方评估

公益是透明玻璃瓶里的一份事业,公益组织的存活要靠筹款,筹款考验着一个组织的信任度,那么公信力就是根本。美国无疑已经是世界上慈善领域发展非常领先和前沿的国家,在纽约社区信托基金会的介绍里,我们知道了其实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参与公益慈善似乎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在2012年,全美国的慈善捐款总额为3162.3美元,个人捐款为2289.3美元,占72%。

同时,50%的13岁以上的美国人每周平均做4个小时的志愿服务,75%的美国家庭平均每年捐款上千美元。纽约社区信托是全美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社区基金之一。信托于1931年设立了首个捐款人建议基金。如今,数以千计的纽约人通过纽约社区信托设立捐款人建议性捐赠。信托如今是纽约城非赢利组织最大的私有出资者之一。那么这样一个巨大的公信力是如何打造的呢?

在良好商业局对慈善组织学习其制定的评估标准

我认为美国的特点首先是行业自律,其次是法律约束和第三方评估。自律的方面在我们拜访联合之路期间体会最深,联合之路分享了两个主题:问责制和危机管理,Ken副总裁和大家强调联合之路的研究,无论美国还是其他国家,组织的最大风险是:没有职业道德的资金操作。而在联合之路的系统中,他们要求所有的会员都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操作准则,这套准则就是会员在社区进行募款活动的基石。如果职业操作准则有问题,那么这个组织就会处在危机之中。联合之路卓越的自律管理标准核心就是对其会员组织自我评估的指标。

在法律方面,在纽约司法厅慈善机构注册处慈善项目顾问项目主任 Karin Goldman 女士,给大家分享美国慈善组织的注册和报告机制。美国慈善组织的成立和注册是两码事,而注册了也不代表着有免税资格,纽约州司法厅慈善机构管理局主要负责监督慈善组织, 保护捐款人和收益人在募捐和慈善资产管理过程中免受非法操作威胁。管理局也负责监管基金会和其他慈善组织的活动, 确保他们的基金和其他慈善财产合理使用。她还向我们示范展示了是如何惩处几家违规操作并触犯法律的慈善机构。

学员们拜访美国联合之路机构

美国各州对慈善机构捐款机构资格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大多数州检察长都有责任对慈善机构进行监管,并对其活动进行规范;所有慈善机构都必须定期公布包括主管工资、资金流向明细账目及行政管理报告,并接受相关机构审查和监督,。比如2013年,根据公布的数据,救世军花费32.9亿美元用于救济民众,行政开销3.81亿美元,其中筹款花费2.02亿美元。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1969年新税法以及几年来社会对基金会的批评,基金会自觉公开信息的意识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基金会逐步认识到信息透明的必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参访的美国基金会中心不断壮大,目前成为美国慈善领域的权威资料中心。在美国基金会中心我们还体验了他们强大的信息整合网站和灵活复杂的模块工具,他们也对这些服务是有一定收费的,无疑这些高水准服务是可以从第三方角度来强有力提升和推动慈善组织的透明化。

在良好商业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我们看到了她们详尽和评估体系和标准制定,纽约良好商业局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一百多个小型的非营利组织组成。宗旨是加强公众对地方慈善组织的信心、激励慈善捐助。项目为公众提供信息, 加强对具体慈善组织和优质捐助途径的了解; 同时给慈善组织提供建议, 如怎样保持高职业操作标准。良好商业局系统共发布11000份慈善报告, 供公众、基金会、独立捐款人和记者参考。包括管理职能、目标、项目、信息、财政资助、资金使用、年度报告等,并且每一个季度公布一次对全国几百家基金会的评测结果。舆论监督也常常能够弥补行政手段的不足。在多方面监控之下,各慈善机构为求长久发展,必须加强自律,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以不断提高自身公信力。

(三)自由意志与志愿服务文化的体验和管理

在最初到美国的第一站,马里兰大学特意安排了中国事务办公室高级研究员Ken Hunter为大家系统的讲述了美国的慈善精神。Ken Hunter老师中文名韩德,系前美国联邦政府的官员。他介绍说1750年到1800年,美国在此时期建国,还在讨论这个国家应该向何处去,如何建立一个民主国家,国家力量微小,是不是要允许非营利组织或是其他不同的公民组织、协会、社团的成立。最后的答案是美国需要这么做。由此可见自由意志一直是这个国家建设的根本主题。

公益慈善组织在功能上与商业组织的区别是,它们不仅仅提供服务,更多是价值性体现,像上面说的倡导、文化宗教身份的认同、在对社区构建当中的角色、价值捍卫当中的角色等,更多可能体现出多元的价值、草根的价值,体现出民主的精神。这些都属于公益慈善组织的重要角色和功能。

在北弗吉尼亚救世军成人康复中心,我们的学员们走进这家专门向穷人布道、传教,为贫苦民众提供宗教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参观它大型的工厂,工厂里的工人们将公众捐赠的物品进行分拣、打磨、清洁等程序,做成干净的二手物品放在救世军商店供居民购买,所得经费用以维持中心运转。工人们也都是参与救助项目的成员,他们在这里不光进行身体康复,也改造其心灵。项目的根本目的是从心理上和精神上为这些问题人群做再次进入社会的准备,是他们重新与他们的家人产生联结,重归正常生活。在接待室里我们看到这样一幅标语图案,上面写着“Man may be down but he is never out”(不自甘堕落就不会被抛弃),这也是救世军的一个核心理念。它体现了对生命自由意志的尊重。

学员们参观北弗吉尼亚救世军成人康复中心

美国常见的三类志愿者活动第一类是政府主导的志愿者活动。节日通常会有相应的庆祝活动,而由于活动有大量的公众参与,举办方需要志愿者协助活动的正常进行。第二类是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比如学校会举办大大小小的活动,例如毕业典礼、运动比赛,这些活动都需要志愿者的帮助。第三类是以宣教为主题的活动。主要由美国教会和民间机构主办。

合办方马里兰大学特意安排的我们前往纽约上体验课程:在FoodBank工厂里做义工!“纽约食品银行”是纽约的一家非营利组织,为纽约困境人群提供食品和蔬菜肉类等。纽约食品银行采用会员制管理,有1000多会员,包括避难所、宗教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加入会员需提出申请,并签署协议,确定食品发放按要求经营,如发放过程无歧视、发放流程公平有序等。会员需要根据需要向食品银行提交清单,食品银行会尽可能满足会员要求进行调配,每天发放大概7.5万磅的食品。来自政府和民间的食品捐赠大概占比对半分。

大家流水线作业、干的热火朝天,分成三组分装打包了一千多磅的食物!主要是冷冻的鸡肉和熏肉,每个人戴着手套但也感觉到了非常刺骨的冰冷。

体验志愿精神和劳动价值后的学员们非常开心

这个33年历史纽约食品银行,每天会将15万磅左右的食物,送往5大区(布朗、布鲁克林、曼哈顿、皇后及李奇文)的1千多个慈善机构,去年累积发放7千4百万磅食物,相当于为6250万贫困人群解决食物问题。每年接受价值4-5亿美金的捐赠,食品来源于NGO和超市的捐赠,也有部分自行采购,种类涵盖方方面面,食物品类根据受助者的需求进行组合打包发放,每天参与食物打包的志愿者超过一百名。

我们二期学员的志愿者队伍,半小时完成1107份肉食的打包,每家每户发放1.2磅即922顿饭,大家又感受到了当初投入慈善那一份做公益的初心!

访学之旅感言

15天的紧密课程,其中的参访、交流、互动和体验,大大增强了我对美国慈善的认知,在美丽的马里兰校园、在静谧端庄的华盛顿特区以及元气十足多彩缤纷的纽约都市,我们完全融入美国当地的生活,与每一家都独具特色的慈善机构和组织进行详细的分享交流,深入学习美国对于慈善资本运作、慈善项目管理和透明度监管等全方面模式。课程安排非常系统化,也细微到又能亲身体验美国志愿精神文化,真的是非常完美的一次访学之旅!

衷心感谢中国慈善联合会和老牛学院给予此次机会访学求学,在慈善的道路上,这将是我非常难忘和深刻的一次课程,也感谢马里兰大学的精心安排和完美的毕业典礼,更要感谢二期班同学们给我带来的分享互动和学习启发,让我们充电加油后,再次起航,努力做好这项玻璃瓶中的事业吧!

访学之旅结束后的毕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