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年专题 > 2015海峡两岸暨港澳慈善论坛 > 演讲嘉宾 > 正文

澳门理工学院公共行政高等学校课程主任娄胜华

2015-05-21


澳门理工学院公共行政高等学校课程主任娄胜华   
 

  娄胜华教授现任澳门理工学院公共行政学教授,兼任澳门特区政府社会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慈善百人论坛召集委员、澳门社会治理研究学会理事长、澳门新视角学会会长、国家行政学院客座教授、澳门特区政府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心非全职顾问(2008-2010)。出版学术著作《转型时期澳门社团研究——多元社会中法团主义体制解析》等多部,致力于 NGO 与公民社会、政府管治与公共政策研究。

 


 

  娄胜华教授以澳门的慈善模式为例,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慈善的典型模式,澳门人均捐款在两岸四地居首,澳门慈善组织可任意在街头募款,没有监管,设置没有自律机制,其治理结构表面非常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但实质是父权化治理,靠人情管理。即便如此,澳门并没有出现很大的问题,反而慈善组织密度最高,其原因就是凭借中国传统的亲缘关系,邻里关系来建立基本的信任和合作。这对于两岸四地的慈善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演讲全文:

 

  主持人,各位嘉宾上午好。我想刚才听了四位嘉宾的演讲,我知道他们讲的都非常的宏观,非常宏大。我是来自于澳门,所以我今天这个演讲是想讲一讲澳门的情况。

 

  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都去过澳门,说到澳门,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是一个博彩的城市。但是我想澳门不仅仅有博彩,澳门事实上是个蛮有文化的地方,刚才我们基金会的委员他说澳门是个社团社会,我们这里要讲澳门不但是个社团社会,而且澳门还是个慈善社会,为什么这么讲?其实每一次,包括内地,包括很多的世界上发生灾难的时候,(救助)都少不了澳门,更重要的是,大家知道如果你要比较两岸四地,如果从总量来比较,澳门捐款真正没办法和大陆比,没办法和台湾比,也没办法跟香港比。但是如果你要讲到人均的捐款,他在两岸四地当中一直是第一名的,排在第一的。这个话不是我讲的,是有数据的。

 

  所以澳门事实上是一个我讲慈善是什么,也不是一个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而且澳门的慈善不但有他的刚才我讲的捐款非常大,而且澳门的慈善有非常特别的地方。你们如果去过澳门的人,大家知道,即便我们生活在澳门,比如说我们星期六上街的时候,你一定要注意你身上一定要有零钱,如果没有零钱呢,你走在街上会发现很多的卖吃的,就要求你捐款的,这是什么呢?都是一些中学生或者小学生,他出来要求你捐款,你捐多少他不管,但是你捐了款以后,他在你身上贴一个贴纸,如果你没有带零钱的话,你要不就很尴尬,要不就出去取,你可能身上有一百或者两百,你捐多一点。所以我刚去的时候,我从大陆大陆到澳门的,我刚去的时候,开始没有经验,所以人家要我捐钱,没有零钱我也要捐,后来一到礼拜六礼拜天,我都一定会准备零钱才上街去。然后我发现你捐了以后,你跑到另外一个路口,还有另外一个在等着你(捐款),你然后再到一个路口,发现怎么那么多人是来要求你捐款的。

 

  后来我一调查发现,澳门在街上捐款,在大陆叫公募,那是在大陆公募批准是非常严格的,但是在澳门没有人批啊,什么人都可以拿着袋子上街去要求别人捐钱,所以那就要提出一个问题了,澳门这个地方为什么没有人来管这样的事情呢?难道你这样做别人会不会怀疑你这个钱用到哪里去了呢?所以我又知道,大家看到我们冯(教授),她上午刚刚讲了台湾有一个叫自律联盟,台湾这个自律联盟,我跟冯燕教授探讨的时候,我说你那个还不能叫自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成立个联盟的意思就是要别人来约束你,那怎么叫自律呢?而是他律。在澳门我告诉大家的是,没有什么自律联盟,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要透明度,要把账目晒账本出来,但是澳门这么多年来也没有出现我们想象当中的那种严重的这种贪污的行为,或者是滥用这个捐款的行为。

 

  所以我就觉得非常奇怪,在澳门这个地方怎么这么奇怪呢,这么特别呢?所以我就后来想,这是慈善的行为,他在这个行为当中,他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他这样的行为呢?所以我今天想在这里跟大家报告和分享一下,是我思考的一个结果。就是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了澳门的这样一个慈善的行为,使他变成今天这样一个慈善的格局。

 

  想首先跟大家讲的是,其实刚才晓光老师讲的这个互助,可能是有问题的。我知道,其实我们今天做社会科学的,用来分析的一些概念,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来进行研究,进行分析和考虑。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文化上面的这些观念,是我们今天考虑的基础。比如我假定文化就是可以分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那么我也假定文化是分传统和现代的,也可以讲这种二分法是完全不对的,但是不管对不对,我今天的思考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思考的。

 

  究竟是什么叫慈善文化,我觉得慈善文化可能有很多很多解释,包括有人讲是一种价值、是一种制度,那么我个人认为所谓的文化就是你如果从行为学上来讲,你做事的过程当中,形成了一种方式,一种习惯,是一种偏好,你总是这样做事,我认为这就叫文化,在我看来就叫文化。如果从这点上来看,我们就看看澳门的慈善他的行为方式在偏好上面,在习惯上面究竟有多少,跟我们传统的慈善行为的这种偏好和习惯是一样的呢?我想从这个角度跟大家一起来观察一下。

 

  第二个方面我想讲的就是这种中国传统的慈善文化,这种影响在澳门具体的表现,我想这种传统的慈善文化在澳门具体表现,我个人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表现。首先第一个方面就是在慈善的组织形式上面,我想大家知道假如我们把慈善文化分为中国的或者和西方的这两种文化,中国的慈善文化是什么?中国的慈善文化,我们一般把他看做为从儒家的这种影响下,他是从家庭出发的,向外推的,所以说这种慈善文化我们讲或者这种爱,他是种差等的爱,所以中国慈善文化他应该从家庭、家族,然后再向社会上往外推的。

 

  西方的慈善文化是什么呢?慈善文化我们经常认为他是从个人主义出发,然后他推出来是一种博爱的,不求回报这样的一种文化。假如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大家知道,澳门这个地方,我知道康晓光老师可能会失望,他希望人人都变成君子,我想很难的。实际上在澳门这个地方,应该说他的主要的居民组成是由移民组成的,这个移民组成是哪来的移民?主要是从广东、福建,华人主要是广东和福建的,当然还有全国其他一些省份的,主要是这两个省份为主,来到澳门这个地方。所以他这个居民的构成,应该说他是近距离的这样移民过程的城市,这样的城市,我想你要做慈善,如果你是一个中国人,我出于一种仁爱做慈善,要从什么开始做呢?就从家庭开始做,从家族往外做。但是在澳门这个地方,因为是移居的城市,无论广东还是福建你移到澳门去以后,你的家族可能还依然在广东或者福建,移到澳门去了以后,你到了那个地方,你要想做慈善,或者你想要得到帮助,你没有办法从家里面得到一种切身的真实的实在的一种帮助,你从什么地方得到帮助呢?或者用什么样的形式去帮助别人?在澳门,事实上就出现了一种叫慈善性的社团,这种慈善社团最早表现非常多的普遍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乡族的系统,比如说同乡会是非常多的,这种同乡会他不仅仅是一种感情的联谊,其实他起到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慈善的功能。

 

  这个慈善功能是什么呢?主要注重互助,相互帮助,他不是帮助家庭的人,也不是帮助宗族的人,而是帮助我们这个社团里面的人,所以这种互助的思想或者互助的行为,我个人认为在澳门是非常普遍的,这种行为习惯到今天仍然存在,他来自于什么?来自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这种互助的思想。所以我更认为这就是他在组织形式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叫互助性的社团。

 

  第二个表现是什么,我想大家,刚才已经提到了,在慈善的募款和使用上面,澳门绝对是信任导向的和有制约这样一个期盼的,怎么说?我想大家看到这个下面两张图,第一张图是宁爱的,我们也有宁爱的同事在这儿。你看这个是一种街头的一种卖视频募款的行为,这个很普遍在澳门。第二张图大家看是澳门一个非常悠久的社团,叫做同善堂,同善堂在做什么呢?他开一个记者招待会,他要做一个叫做沿门劝捐的这样一个募款活动,我想今天一定是一个e时代了。今天的募款都做什么,我们都做网上的众筹啊,做网上的这样募款,很简单的。但是同善堂这样的组织,他居然到今天仍然做这种沿门劝捐的方式,我们今天严格的讲一讲沿门劝捐的这种方式就叫强迫慈善。因为他跑到人家家里你捐点钱,你不捐你好意思吗?你不好意思,所以这个慈善如果用我们现在的慈善理念讲,他就是一种强迫捐款,这个就是用现在咱们讲不过去的。但是就是这样一种被我们现代人认为是一种强迫捐款的方式,在澳门不但延续了上百年,而且到今天仍然这样做。而且我也告诉大家,很多人就捐,而且每一年都捐一两千万,在澳门那么小的地方,就这样的方式。捐钱的习惯是什么呢?每年大家都知道哪有做的,虽然很多挨家挨户到那个时候已经把钱摆到那里等着他来了,就到这种程度。所以这种古老的筹款方式在澳门今天仍然有的。

 

  还有,比如说我刚才提到的,澳门的社团,慈善团体他的透明度非常低,如果你到慈善社团的网站上看看,大部分的慈善团体没有晒账本,他一年钱花到哪去了,一般都没有像公众交代,用今天的话说是没有交代的,有一些社团,有一些账本,但这个账本是非常粗的,就是大概记下,绝对不会像我们这个红十字会那样子,一笔一笔告诉你钱花哪去了,他没有这么做。所以我就想这样的逼迫群众,为什么还心甘情愿的把钱捐给这些慈善组织呢?而且都信任他这么做。所以这里就产生一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信任的导向呢?我想当然,这在我们传统文化里来自乡土社会的社团社会是有关系的,你在这一村一乡里面,你说你不能不相信你那个村里面的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你是相信的,你让他做事,你也不会去查问,你这个事情做的怎么样了,你把我的钱花到哪去了,不会去查问的。所以这种就是乡土社会的东西,但是他移植到澳门了,现在一直在澳门就是流传下去,所以我个人认为他也是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在澳门的慈善领域的一种表现。

   

  第三个表现,澳门的慈善组织内部也是有治理的,比如你讲内部治理,你们看看,如果仅仅你是一个外面的人,就是澳门以外的人,你去看澳门慈善组织这个治理的结构是非常完备的,因为每一个慈善组织成立的时候,他都必须交一份章程到政府的公告上面去刊登的,那个章程里面规定的非常清楚,在这个治理的组织当中,他有什么,有会员大会,有理事会,有监事会,这是产生的方式,规定的很清楚,都是用选举的方法产生,不但用选举的方法产生,而且都是要有任期的,有两年或者三年任期的,你看非常非常完备。他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一个治理机构。但是如果你加入这个社团会发现,这一切似乎都是写在纸上的,都是一种形式化的,制度化的,澳门的社团的领导产生怎么产生的呢?基本上在饭桌上面产生的。就是在饭桌上大家提哪个当领导,大家举下手看同意不同意,我想那个时候你也不好意思举手,他就当了领导了,很多的社团领导都是在澳门有一个叫社团经常聚会的饭店,叫做万濠轩,都在那里产生的。就是说没有选举的,他只是推举出来的,他不是按照制度上去做的,对吧。他的任期我刚才讲了,你看上去是有任期的,但是你发现他的任期也是形式化的,为什么?我做完我们慈善组织研究,做宣传研究,我有一年,有一次到一个慈善组织去,因为澳门的慈善团体很多社团,愿意做一件事情,就是每到他这个社团成立五年或者十年的时候,他就要编一本纪念特刊, 这个纪念特刊里面必须要把他的社团的领导层写在上面,从过去一直写到现在,我有一次拿到一个社团的刊物,我看他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现在是什么人当领导,我竟然发现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个社团的领导就是那几个人,一直在当着,有一点循环,他这三年可能当理事长,后三年当监事长,再三年当会员大会主席,然后轮换着,就是这几个人,我觉得非常奇怪,这个原来是一个制度化的外壳,他内部仍然是人治,这个人治来自于什么呢?不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我觉得表现非常清楚。

 

  第四个方面澳门的慈善经营和慈善的范畴,应该说他是一种父爱主义,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说我们讲今天在慈善组织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大家都知道,一定是平等的关系。但是在澳门,我们很多慈善组织成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关系,他是一种什么,是一种庇护者与被庇护者的关系,就是我是这个慈善组织的主要的出资人,这个慈善组织主要是我捐款的,当然我就自然形成一个什么?庇护者。而加入这个团体的,包括同乡会,你就是一个被庇护者,所以这个他并不一定是平等的关系。但是我们经常这样讲,那你讲的澳门社团不就是黑社会嘛,我讲可不是黑社会,这样理解就完全错了。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判断一个社团是黑社会他是一个正常团体,主要看你这个成员加入这个社团之后,能不能退出来,如果你加入这个退不出来,我告诉你那个一定是黑社会,如果你加入社团还可以退出来就不是黑社会。而我们社团加入是可以退出来的,所以不是黑社会。但是这种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是一种自愿的,你是可以退出来的,也不是一种强迫关系,也就是我们讲互助和一种报恩的关系。因为我拿了钱,我办了这个社团,我帮助了你们,你们要报我的恩,你没有钱没关系,你让我当领导了,给我一个荣誉了,就是这样一个关系,这就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典型的表现。

 

  所以从慈善范畴来讲,澳门的慈善团体那真是全能,像政府一样,什么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什么都管,这是一个什么?就是一种父爱主义,中国是父爱主义,就完全是中国的文化在澳门慈善组织、慈善行为当中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今天我们正在追求一种超越互助。当代澳门慈善的社团的发展趋势,我个人认为是有这几个趋势,第一个趋势就是慈善的对象开始转变,过去是对社团的内部成员,现在是社团外部,面向社会的。第二个过去主要是澳门本地的,现在澳门的慈善,澳门几乎是没有穷人的,这个话真的不是假的,因为我们澳门都是派钱的,就是每个居民什么也不干,一年拿到几千块钱,所以一般老人起码五六万块钱是政府给的,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现在你看这两张图,第二张图是澳门善明会的,善明会这个组织有两位代表在这里,我就知道他做了很多慈善,但是几乎我们没有从报纸上查上一件慈善是在澳门做的,他们慈善全是做在澳门以外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内地。第二个就是尼泊尔地震,马上去就去了,所以说现在发生变化了,所以第二个方面他不仅仅是互助了,他实际已经超越这个互助了,那么第二个方面慈善的结构也在调整,过去我们慈善都是传统救济性的,今天的澳门慈善经常会看到很多老人在排队,排队干什么?领慈善组织的一些米、油,我不知道为什么,澳门这么富了,还经常会送一点油,为什么还这么做,送点钱给人家不就算了,但是今天的慈善改变了,就不单单是一种救济性慈善,实现公益类的(理念),你看现在的(这些模式),戒赌戒赌的,这都是慈善范畴的,就远远扩大了,不仅仅是一种救济性的了。

 

  第三个慈善组织工人现在越来越专业化了,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展开讲了。第四个是慈善内部的庇护关系也在慢慢的解体和一种制度化的方式了。现在也有的社团开始用选举的办法,有的社团这种认知是到了,民主也得到真实化,所以这是大家看到,也就是过去我们是慈善团体是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互助和报恩的关系。在今天慢慢发展,他已经超越了这种互助和报恩的关系了,他更面向全澳门,面向中国,甚至面向全世界了。看到他的趋势和进步,所以做一点简单的总结。那么应该讲,澳门的慈善是从互助开始的,但是未来或者现在正在超越互助,这个就是我本人对澳门的慈善社团和慈善组织的一点观察和认识,我想这个认识是很片面的。

 

  特别是,我是十几年前去的澳门,我们这个澳门代表团,除了我一个不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他们都是澳门人,所以我想我讲的对不对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我今天在这里讲的错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现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