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联合会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二届“敦和·竹林论坛” :聚焦学术前沿 共话慈善研究

2018-07-27

7月18日,第二届“敦和·竹林论坛”在京召开,论坛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以下简称中慈联)和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敦和基金会)共同举办、“公益慈善学园”协办。论坛旨在通过慈善界与学术界的共同参与,为我国青年学者搭建一个高端、前沿、跨学科的慈善学术交流平台。

中慈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福清、副秘书长刘佑平,敦和基金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越光、副秘书长孙春苗,《公共管理学报》主编米加宁,《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主编解亚红,《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副主编葛卫等出席论坛。来自全国多所高等院校、多学科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用思想与智慧来观照公益慈善的现实发展。

中慈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福清致辞

中慈联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福清谈到,敦和基金会成立6年来,共资助传统文化、慈善理论研究等423个项目,资助金额近9亿元,其中竹林计划先后资助139人次,形成了一些对中国慈善事业有一定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中国慈善事业缺乏理论体系的支撑,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理论,而是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上推动本土慈善理论的构建和创新,引领实践发展。她寄语青年学者,做慈善研究不能身居“象牙塔”,要深入了解慈善事业,了解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这样研究成果才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敦和基金执行理事长、秘书长陈越光发言

敦和基金执行理事长、秘书长陈越光先生做了“中国慈善文化研究与青年学人”的主题发言,陈越光表示,敦和基金会倡导加强慈善文化研究,有三点原因:1、《慈善法》的要求与领域的梯级滞后现象,即从慈善行业来看,慈善文化落后于慈善组织的发展;而在慈善文化领域,慈善研究又落后于慈善传播;慈善研究领域中,深层面的心力意识与伦理哲学如何支撑慈善环境、治理、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又滞后于慈善历史与现状、慈善项目手段等研究;2、未来趋势中的文化动因,即过去由在问题面前寻找方法,到现在需要在方法背后探讨文化;3、慈善文化结构中的内生动因。当前公益慈善机构大多从中间层(行为层)入手,到外层(物质层)结果,最后期望在内层(意识层)来验证成果。陈越光认为注重内层对中间层的支撑将是未来的趋势。

对于慈善文化研究领域中的青年学者应注重什么,陈越光提出几点希望:1、注重于精神上保持“青年性”,保持挑战性,把一切成功都看作是供自己去砸烂的“锁”;2、要注重学科框架的建设,包括学科的模式、结构与框架、具体与普遍的关系、方法与过程的历史追溯等;3、建立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视野。

中慈联副秘书长刘佑平致辞

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人文志业发展处主任、慈济大学副教授何日生发言

在上午的主论坛上,三位学术界资深专家介绍了各自的慈善理念,探讨慈善研究发展路径。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人文志业发展处主任、慈济大学副教授何日生讲解了圆型组织的概念,圆形组织不同于金字塔型组织,他基于儒家的人情结构、佛教慈悲观的价值体系与西方的法治思想,创新提出“圆型组织之共同担责”的概念。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宪政法学教研中心主任刘培峰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宪政法学教研中心主任刘培峰认为,面对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组织自身定位、生产方式改变以及社会结构变化的问题,公益慈善研究范式要做出相应改变。社会建设和国家制度能不能同步?社会组织如何寻找自性?这些问题需要学者们思考。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发言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指出,学术研究要解决一些基本制度的构建和命题的真伪问题,包括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判断、目标和未来路径。其次,要有非营利视角,例如社会企业概念的提出要解决的是非营利可持续问题,而并非让非营利组织商业化。最后,要结合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文化和历史研究,以史为鉴。

敦和基金会项目官员唐山,介绍了敦和竹林计划的整体情况,并公布竹林第三期资助计划。除了延续之前的资助重点,三期还将在三方面升级优化:1、议题导向:围绕慈善文化的系统知识体系开展议题资助;2、培育人才,将重点资助一批青年杰出研究人才;3、生态搭建,通过竹林论善、竹林雅集、竹林社区、资源链接等多种渠道推动慈善文化研究进入行业视野。

 

下午的三个平行分论坛 ,共有24位获邀青年学者做主题发言。“慈善文化研究”分论坛由《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副主编葛卫主持,议题包括:传统义庄制度的演变及策略、当代社区慈善文化的生成及培育、国外志愿服务研究的脉络梳理等。

 

“公益慈善跨学科研究”分论坛由《中国行政管理》主编解亚红主持,议题包括:新兴的社区基金会研究(包括南京的政府主导型、顺德的企业主导型)、社区社会组织精英被动持续参与的行为逻辑、慈善募捐和慈善捐赠的区别及比较等。

 

“公益行业热点和痛点问题研究”分论坛在《公共管理学报》主编米加宁的主持下,议题包括:资助型基金会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纠结婚姻”、社会组织如何通过裂变与活力重现来“告别僵尸”、社会企业认证中政府角色缺位问题。

 

论坛还在50多篇原创论文投稿中评选出3篇最佳论文,获奖作品分别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高翔、王三秀的《促进或抑制:互联网使用与居民慈善捐赠行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田蓉、王丽丽的《同型与异构:我国政府主导社区基金会供需理论视角分析——以南京为例》;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钱玲的《基于慈善过程的慈善募捐与慈善捐赠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