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联合会举办社会组织网络安全意识专题培训

2025-09-23

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中国慈善联合会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联合北京奇安信公益基金会,共同开展“社会组织网络安全意识专题培训”。本次培训创新采用线下与线上的模式,共有300多家社会组织,400余人参会,为公益慈善领域从业者搭建了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交流平台。



中国慈善联合会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网信办财务局局长梁立华,中央网信办财务局综合处干部时奕,中国慈善联合会秘书长助理兼会员部主任、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总干事韩雪,北京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副处长陈茜,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刘帆等嘉宾莅临参加。

培训内容聚焦痛点助力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培训环节由奇安信集团副总工程师高学文主讲,内容紧密结合公益慈善行业实际需求,通过真实安全事件案例分析与黑客攻击方法拆解,帮助公益慈善从业人员快速掌握关键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围绕公益行业典型网络和数据安全事件,深入剖析新时代AI等应用给行业带来的技术挑战,详细解读黑客典型攻击路径和手法,同时给出日常办公与系统运维的安全优化方案,并对公益慈善行业网络安全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助力提升公益慈善从业者的整体网络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



截至2025年3月底,中国现有登记社会组织87.3万家。近年来,社会组织的信息化程度逐步提升。据调查,前期报名参加培训的389家社会组织中,282家表示拥有官方网站,164家有专职信息技术人员。但从整体上看,社会组织普遍面临团队规模小、资金预算不足、技术能力短缺、安全意识薄弱、行业规范缺乏等问题,导致数据泄露、黑客攻击、信息篡改、仿冒诈骗募捐等网络安全风险屡有发生,社会组织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还相对薄弱,迫切需要提高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能力提升计划发布并启动招募赋能行业安全标准构建

培训期间,“社会组织网络安全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发布。该计划由北京奇安信公益基金会发起,旨在针对公益慈善领域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和能力不足等问题,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手段,帮助社会组织提升网络安全能力,为构建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网络信息安全标准贡献力量。

2025年该计划将招募20家社会组织,通过资助专业志愿服务形式提供免费服务,内容涵盖四个方面:一是网络安全意识培训,为公益组织全员开展相关培训;二是网络安全风险检查和咨询,包括网络漏洞挖掘、网络渗透测试、网络暴露面扫描、网安综合风险评估、规划与应急咨询等;三是网络安全能力建设,为公益组织技术团队提供专项网络安全培训以提升专业能力;四是网络安全支持体系搭建,为有需求的公益组织尝试联结高校网络安全专业学生(以学院或社团组织化建制),构建长期、公益、可持续的专业网络安全服务保障体系。

同时,奇安信基金会明确承诺,在服务过程中对资助机构的所有数据信息严格保密,未经机构允许不会向任何其他方公开;检查中暴露的问题,仅提供给所在机构用于风险修复。

此次“社会组织网络安全意识专题培训”的顺利举办与“社会组织网络安全能力提升计划”的发布,不仅是对2025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积极响应,也为公益慈善领域网络安全建设初步搭建了“知识普及-能力提升-长效保障”的完整链路,帮助更多社会组织补齐网络安全短板,降低安全风险,推动公益慈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社会组织网络安全能力提升计划”招募申请表,请扫描二维码填报





返回列表